旋转状态下叶片前缘冲击加气膜复合换热效果的实验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30|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280
发表于 2023-10-18 16: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摘    要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结构的设计中,为了达到较高的冷却效果,多采用内外结合的冷却结构,目前冲击冷却加气膜出流的复合结构被认为是最高效的冷却形式。在叶片前缘由于驻点的存在,外部换热异常强烈,因此在前缘腔普遍采用了冲击加气膜的复合冷却结构。本文从中提取了最小的结构单元,根据实验条件,在不改变流动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了相应的简化。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前缘腔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在旋转非惯性坐标系下,对旋转腔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分析,得到影响腔内流动换热的主要因素。然后参考实际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对旋转换热实验台及实验过程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实验效率。采用液晶示温瞬态实验方法,对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流动换热特性开展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冲击气膜复合换热结构中,冲击换热起主导作用,气膜孔的存在破坏了边界层,增强了换热效果;雷诺数是影响复合换热强弱的主要因素,随着雷诺数的升高换热增强。旋转对复合换热效果有很大影响,哥氏力是使换热减弱的重要因素。在 时,哥氏力的作用增加了射流的扩散率;在 和 时,哥氏力的作用使得射流发生弯曲,冲击滞止点发生偏移。随着旋转数的升高,冲击滞止点处的Nu数和冲击面平均Nu数下降较为明显,而吸力面和压力面的平均换热变化并不大,但换热分布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CFD软件从实验工况和真实工况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从流动结构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工况下,在 时,射流的扩散率随旋转数的升高而增强,导致滞止区换热下降,上下半区的漩涡变化不明显;在 和 时,背离射流弯曲方向的漩涡失稳和破裂,造成上下半区换热不均衡。真实工况下,浮升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同一旋转数下,模型平均换热随浮力数的升高而有所增强。浮升力的作用加强和稳固了上半区的漩涡,而下半区的漩涡逐渐缩小和脱落,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涡。在较大浮力数的工况下,模型上半区的换热好于下半区。





上一篇:基于外腔激光器的谐振陀螺频率跟踪控制研究
下一篇:人体下肢外骨骼系统分析与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