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LFM信号脉冲压缩方法的FPGA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54|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7
发表于 2022-9-15 15: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在现代雷达系统中,采用LFM(线性调频)信号的PD(脉冲多普勒)雷达结合了脉冲多普勒体制和脉冲压缩体制的优点,线性调频信号具有大时宽带宽积,雷达可以采用宽脉冲发射波形,在不增加脉冲重复频率的情况下,增大雷达的平均功率,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在接收时可采用数字脉冲压缩方法,获得窄脉冲信号,以实现在强杂波环境中对动目标的检测。这是目前较常用的LFM-PD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在雷达对动目标进行测距以及跟踪时,经常需要计算双路LFM信号(一路为雷达直接照射信号,另一路为经目标反射的信号)的时差,通常有两种脉冲压缩方法实现这一过程,分别称为匹配滤波处理和去斜率(Dechirp)处理。匹配滤波处理是指对接收机收到的两路回波分别进行匹配滤波,工程上常采用频域匹配滤波处理,即对中频回波信号进行AD采样、数字下变频之后,通过FFT变换到频域与匹配系数复乘,再通过IFFT得到脉冲压缩结果,进而得到时差值。由于FPGA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文中匹配滤波处理算法在FPGA中进行实现,易于调整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去斜率处理是指直接将接收机收到的两路回波信号进行复乘,混频后得到频率与时差结果成正比的单频信号,因此对此单频信号进行FFT处理即可直接得到时差结果,文中对去斜率处理方法进行了算法仿真与FPGA实现,并与匹配滤波算法进行了运算量和硬件资源消耗的对比。本论文通过匹配滤波和去斜率两种算法进行时差结果的计算,对比两种算法的运算量、资源占用、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采用硬盘和网卡对原始波形数据进行记录,作为雷达性能评测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以及工程指导意义。





上一篇:多核虚拟化环境下基于回馈控制方式节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冲激脉冲无线电穿墙探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