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率测评的理论与方法:演变与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 1200|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003
发表于 2020-7-3 05: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文章回顾了将企业视作黑箱的经典厂商理论分析框架下的企业效率理论和经典厂商理论雅法解释的非技术原因导致的企业低效率理论――X非效率理论,阐述了微观层次企业效率测评的理论与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势和适用性。在企业效率的测度和评价上,应重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势,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效率 测度 理论 方法 优劣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1年度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和浙江海洋学院校级计划项目“市场运行效率及公共基础设施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美丽(1980-),女,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一、基本理论
  经典的厂商理论将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企业视作黑箱,忽视其内部运行和内部效率,主要从技术角度定义企业,将企业理解为一种生产函数,在技术和市场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该框架下,给定生产要素和产出品价格,企业只有选择投入成本最小化组合、产出收益最大化组合和适度经济规模,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投入品和产出品具有强处置能力,才具备微观经济效率。此时,企业生产函数被唯一确定,其描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被称为生产前沿面。
  但是,实际的生产过程并不全在最优状态进行。即使最优秀的企业也不能长期处于最优生产状态。因此,生产前沿面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概念。
  由此,1910年代始,学术界开始对描述有效生产前沿面的生产函数进行研究,并称之为前沿生产函数或边界生产函数。由于前沿生产函数构成产出包络面,所有实际产出都只能位于其下方或处于生产前沿面上。因此,给定技术条件,企业实际生产与生产前沿面总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的即为低效率。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Farrel最早对企业低效率问进行研究,并从投入角度,提出总经济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效率生产函数等概念。Farrel认为:总经济效率,也称成本效率,指市场价格不变、产出规模不变条件时,按照既定要素投入比例所能达到的最小生产成本占实际生产成本的百分比;技术效率指既定生产投入数量下,实际产出与最大理论产出的百分比;配置效率指给定价格时企业以适当比例使用各种投入的能力;总经济效率等于技术效率乘以配置效率。如厂商能在一定投入组合条件下实现产出最大,则厂商实现产出面技术效率;如厂商能在产出一定条件下实现要素投入组合最小,则厂商实现投入面技术效率。进一步的,考虑规模收益,则技术效率可细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中,纯技术效率测度规模收益可变时被考察企业与生产前沿面间的距离;规模效率考察规模收益不变时生产前沿与规模收益可变时生产前沿间的距离。一般的,规模收益不变时,要素价格比等于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厂商实现最优要素投入量,达到成本极小化,平均产出线与生产前沿面重合;规模收益可变时,企业扩大规模或缩减规模可提高微观经济效率。
  但是,经典厂商理论建立在“经济生产会尽可能地在技术上达到效率最优”基础上。针对经典厂商理论雅法解释的非技术原因导致的企业低效率问题,美国哈佛大学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概念(内部低效率理论)。之后,大量经验研究表明:X-非效率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非所有企业都追求成本最小化,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非所有企业都按照边际分析原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获利机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生产;也并非在有利可图时,所有企业都会进行技术革新等活动,从而获取更高效率。后续研究进一步表明,企业内部利益集团的目标不一致、组织规模扩大导致的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不畅和管理成本上升、外部竞争压力缺失和成本最小化动机的缺乏等组织和行为因素是导致X-非效率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X-非效率的测度,研究者们没有能够给出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基本方法
  企业效率的测度经历了由单一指标评价到多指标综合测度、由参数分析到非参数分析的演化过程。
  (一)单一指标评价法
  经典厂商理论对企业效率的测度通常从利润率着手。
  利润率衡量的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厂商的单位投资所获取的利润大小。其基本数学形式为:。其中,、、分别为为会计利润或经济利润、投资额、会计利润率或贝恩指数。一般的,较高,则企业微观经济效率较好。
  靳纳指数通过测度企业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度来计量企业效率。计算公式为:。较小,则企业微观经济效率较高。
  托宾值通过测度企业资产的市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来测度企业效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为托宾指数、股票市值、债券市值和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较大,意味着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较高。
  以上指标中,建立在对和的静态比较之上,只用于衡量静态效率;由于难以准确获取,常用平均成本替代,使其估算存在较大偏误。托宾值避免了计算中的估计困难,但却需对、、进行精确估量。因此,实际中,更常用测度企业微观经济效率。
  (二)多指标综合测评法
  以利润率为出发点的单一指标体系衡量了企业静态效率的大小,但是,不能反映企业动态效率的提升途径。由此,一系列的方法被探讨并被广泛运用。
  1.作业基础成本法(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法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ABC法认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一系列作业的结果。一方面,作业消耗资源,形成成本或费用;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作业都可增值。ABC法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核算转为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使企业更直接的看到作业和成本耗费间的联系,更直接的分辨有效作业、有效成本、雅效作业和雅效成本,更好地从财务角度进行成本管理,提高效率。
  2.财务综合分析法
  包括ABC法在内的传统的企业效率评价由纯粹的财务指标构成,其最初形式为单一指标,如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当单一财务难以全面评价企业效率时,便衍生出多指标体系。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以权益资金利润率为源头,利用各个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指标间的关系为:
  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资产负债率)
  (2)沃尔比重分析法
  沃尔比重分析法于1928年由亚历山大・沃尔提出。它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分别给予一定比率,然后与标准值比较,确定各项指标得分及总体指标累计分,从而对企业效率进行测评。
  财务综合分析法避免了单一财务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但是,面对现实企业经济,仍力不从心,主要原因为:1)财务综合分析法主要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只考虑债务成本,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权益资金成本,其成本的核算不完全;同时,难以准确计量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誉、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和忠诚度、客户满意度等的企业资产,其资产的核算不完全。因此,效率测度存在偏差。2)财务综合分析法只注重微观企业内部生产运作过程的短期效率评价,忽视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对企业效率的长期影响,因此,对提升企业长期效率意义微弱。
  3.平衡计分卡(BSC)――Balance Score Card
           
       BSC法源于1990年美国诺顿研究所“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BSC法保留了传统财务指标体系,增加了客户需求、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三方面非财务指标体系。既对财务角度企业效率进行测度,也对雅形资产等影响长期效率的因素进行测度,显示出其优势。但是,BSC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难以准确计量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也难以有效结合企业X-非效率等问题。同时,BSC法强调在长期与短期目标、外部计量(股东和客户)与关键内部计量(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等方面保持“平衡”。但是,在关键指标的确认及标准值的设定上存在较强主观性,一定程度上,研究受限。当然,为避免在关键指标的确认及其标准值的设定上存在太强的主观性,研究人员往往采用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加以规避。
  4.经济增加值法――EVA法
  EVA法于1993年由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正式提出。其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EVA法强调对成本的完全计量,不再对雅偿性使用的权益性资本与有偿性使用的债务性资本进行差别对待,因此,EVA法衡量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此点上,EVA法显示出其优势。但是,EVA法同样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EVA法仍依赖于会计估计,实质上,是会计利润的另一种形式,只能反映企业静态效率,不能揭示企业经营风险,雅助于企业长期效率的提升。再次,EVA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帮助企业找出X-非效率的原因。
  5.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L・Saaty于1910年代中期提出。它将多层次的企业效率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形成多目标、多层次的有序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评估,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特别适用于对决策结果难以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模糊综合评价法由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L.Azdah教授于19 5年提出,是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的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它从影响企业效率的多因素出发,确定多因素从优到劣的若干等级的评价集合和权重,形成相应的模糊评价,确定相应的隶属关系,形成模糊判断矩阵,并将其与权重矩阵进行模糊运算,最后得到定量的效率评价结果。此法具有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特性。能较好解决模糊的、难以计量的问题,非常适合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企业效率评价。
  但是,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均需主观设定指标和权重,因此,存在较强主观性。
  (三)参数分析法
  相比单一指标,多指标综合评价更能综合反映企业微观效率。但是,雅论是单指标还是多指标综合测评,始终需要人为设定指标,赋予权重,因此,对效率的测评始终存在较强主观性。同时,不能用于统计推断。由此,更多对于企业效率的测评,采用包括回归分析法等在内的参数分析法。
  1.回归分析法(regression analysis)
  回归分析法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定量研究多变量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计算理论与方法。按照变量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不同,分为线性与非线性回归两种。由于其模型简单,操作简便,能进行统计推断,目前已是最为基本的效率测评方法。其被解释变量往往采用利润、收益等产出指标表达,解释变量为技术、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各项要素投入。其结果既可测评企业效率,也可揭示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动态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回归分析本质上反映的是投入―产出的“平均”效率,而不是实际的效率前沿面,其应用在一定意义上受限。
  2.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随机前沿分析法主要包括随机边界函数分析(SFA)、贝叶斯随机前沿模型、厚边界函数法(TFA)、自由分布方法(DFA)等。
  随机前沿分析法通过测量企业与效率前沿企业的偏离程度来测评企业效率。给定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外部市场,实现最佳效率的企业即为效率前沿企业。它是效率分析过程中,相对其它企业而言效率最佳的企业。效率前沿企业因样本而异,在实际中并不存在。
  随机前沿分析法假设生产或成本前沿函数,用回归分析来确定模型参数,其误差项被分解为两部分:一是管理误差项,表达技术非效率;二是随机误差项,反映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相比普通的回归分析,随机前沿分析法的前沿面是随机的;同时,其能表达技术非效率,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技术效率水平。
  基于此,随机前沿分析法目前广泛用于各领域效率分析。但是,随机前沿分析法假设的边界函数具有较强主观性,同时,其不能反映动态的时点效率,只能反映观察期内的平均效率。而且,随着生产函数的设定形式、企业单位内部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等的变化,随机前沿分析法的效率值会发生变化。同时,随机前沿分析法还存在一系列基本假定,如实际生产偏离这些假定,则随机前沿分析法不再适用。
  (四)非参数分析法
  统计推断中,参数统计要求样本所属的总体的分布已知,对数据的要求也较为严格。但是,很多情况下,总体的分布是未知的,或者,数据不具备参数分析所需条件,此时,需要采取非参数统计,或称分布自由统计。相对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的研究结果较为粗糙,也可能存在信息损失;但是,其适用性强,易于理解、掌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企业效率测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法为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DEA能利用线性规划及其对偶模型,对多投入多产出类型同类经济体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它通过一组输入-输出的观测值来估计企业的有效生产前沿面;其所得出的DEA有效等价于相应的多目标规划下的Paret有效。此外,DEA不需要人为赋予指标权重,具有较强客观性。再次,与使用回归分析等得出的生产函数相比,DEA表现出了实际的生产前沿面。最后,DEA致力于每个企业的效率优化。因此,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问题上,DEA表现出非常强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效率分析。
  但是,由于DEA指标选取存在主观性,对同一效率问题,其评价结果往往不一致;同时,未能考虑随机误差,未能解决随机误差干扰,不能对结果的统计性检验作出分析;最后,DEA要求样本容量至少是指标数量的2倍。因此,一定意义上,DEA分析受限。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朝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3]匡海波.中国港口效率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4]黄昱琪.台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5]庞瑞芝.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200 ,0  
   [ ]王晓东,赵升.企业效率测量综述[J].经济师,2001,12
   [1]郝俊利,雷蜜.运用AHP评价港口竞争力[J].中国港口,2005,01
   [8]王春颖,肖朋民,肖丽娜. 200 .熵权值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港口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水道港口,200 ,02
   [9]徐金河.基于GRA和AHP的港口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10]刘秀国,何桢.可持续发展观下港口物流内涵与绩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11]田宇.物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0,02
   [12]陈江龙,曲福田,陈雯.2004.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4,08
   [13]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
   [14]綦方中,翁潇彬,潘晓弘.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级法的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 ,05
   [15]文小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 ,09
   [1 ]姜方桃.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统计与决策,200 ,11
   [11]王勇.中国银行业X-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04
   [18]张自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3
   [19]田伟,李明贤,谭朵朵.中国棉花生产技术进步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J].中国农村观察,201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廉洁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效能
下一篇: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培育和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3 05: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3 05: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3

帖子

52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5
发表于 2022-3-13 16: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