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过程中汉译英手段的使用

[复制链接]
查看: 511|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9
发表于 2020-6-26 05: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语教学中汉译英练习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多数教师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可对于这种普遍的练习方式,却远未达到一种共识。许多搞教育科研的人士认为,汉译英练习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施加母语影响,势必会造成汉语式的英语,形成汉语式的思维,因而一概否定或不予提倡。而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度使用汉译英练习手段,并充分注意方式方法,对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常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距大纲要求相差太远,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更差。许多学生说不出,写不对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做单选丝毫没有根据,明知知漏洞很多,却不知从何处入手。针对学生的这些缺点,我改变练习方式――变每课后做单选题为汉译英练习,旨在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做法是每复习完一节课就把事先精心设计的十个汉语句子在下课前宣读,第二天交翻译过的句子。汉语句子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与课本联系密切,有的就是书上的原句稍加改头换面。
  2.与课堂密切联系,课上总结、归纳的词、句型都设计在这十个左右的句子中。
  3.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设计的句子既要注意实用性,也要注意趣味性。
  起初,许多学生也包括较好的学生总是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单词拼写,第三人称单数忘了加“S”,时态,语态,包括汉语式的英语等等。不少学生觉得难,不愿意做。我就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多作鼓励,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内容,他们的错误经过订正和稍加讲解不少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对一些顽固性错误,如句型掌握不牢,汉语式英语,某些词总拼写不对,我就变着法反复呈现,直到学生最终掌握。当然这种练习只是在课后做,每周三十多个句子,作业量并不大,但效果却比每周做三套练习题明显得多。坚持一段时间后,通常两个月即可收到成效。
  在教学实践我一边大胆使用汉译英练习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一边在设计句子时总结了以下几项原则:
  1.由浅入深.每一模块新授课的教学不同于复习阶段,须稳扎稳打,不能急躁,逐渐增加难度,进而提高综合能力。
  2.适当增加语段训练。在训练了课本内容及课堂讲练内容的基础上,出一段包含几句话的汉语句子,让学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
  3.注意重复。有些内容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直到多数同学见到某一类句子往往不须思考,出手成句。
  4.适当增加口译训练,既能有效复习,省时省力;又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我发现翻译句子不论是口头还是笔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比其它任何一种练习方式都有着雅可比拟的优势。
  经过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适度使用汉译英作为辅助手段,有以下几项优势:
  1.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课上讲练的往往是难点,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没有反馈就雅从了解。只通过做单选题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汉译英练习又能随时检查出学生其它的一些小问题,有些是老师没想到的问题。自觉一点的学生就能通过“不知有错――知错――改错”的过程,查漏补缺,逐渐进步。
  2.这种手段迫使学生总去思考
  一句话怎么组织,如何避免汉语式英语,一个词怎么写;不会就得查,不会组织的句型就要去看书,回忆老师讲的例句,久而久之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中有没有这种思考过程,认知的效果截然不同。同做一些单选题相比,增加了通篇考虑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如果同听说读写互相配合,定能相得益彰。
  3.不会强化母语的影响
  上文提到的汉译英是不是会强化母语的影响,造成汉语式英语这一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排除有的学生在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时的确有过汉语式英语――把英语单词按照汉语顺序排列的情况。但多数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总能自觉去联想书上、课上相应的句型,并带着问题去看书,翻笔记,力图避免汉语式英语。这其实也是学外语的一条必经之路。汉译英练习是一种简便的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的过程。在规定的语言环境(汉语句子)中使用语言。它是强化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也是使学生到达自由作文不可缺少的途径。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正是在这种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强。
  但汉译英手段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只应把汉译英作为检查复习手段,不可以用它替代写作训练。只要有了汉译英作基础,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适当运用汉译英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应试能力。只要运用得当,和听说读写各方面密切衔接,在句子的设计,词汇、句式的选择诸方面善于用心,定能对提高语言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议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下一篇:浅论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26 0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4

帖子

52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6
发表于 2022-3-13 06: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