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忠诚”之惑

[复制链接]
查看: 463|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6-20 15: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忠诚。“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关公庙,关羽因为“挂印封金,千里寻主”而成为忠义的化身,成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范。忠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文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引入经济等各个领域。
  忠诚度是个所有管理者都关心,但是又充满争议的话。现代社会职场中尔虞我诈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了整个大环境都在呼唤“忠诚”,许多职场人士不明白自己在职场中忠诚的对象是什么,是组织还是自己的职业?很多人对“忠诚”充满了困惑。
  
  忠诚于学校,但更忠诚于职业,有错吗?
  案例:王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所在中学是市里面的普通中学,但是在教师福利待遇上比其他普通中学要好很多。王老师是学校的教学能手,多次获得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嘉奖,在学校也是受到校长的重点栽培。在学校教学几年后,王老师发现自己在学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自己所追求的职业发展方向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因此,王老师想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在一个更宽阔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能力。于是,王老师就申请人事调动,把自己调到了市里的一所名校。
  令王老师迷惑的是,自从自己离开原来的学校后,原来学校的领导和一些教师开始疏远自己,尤其是原来的学校领导,认为王老师在学校时,对他不薄,并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希望能给学校带来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因为想去名校就离开学校,这是不忠诚的行为。王老师大呼冤枉,“我没有不忠诚与学校,只是我想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难道有错吗?”
  据一项调查表明,  %的人认为,一生不只需要一份工作,换工作是很正常的现象。当问及他们会对什么样的公司保持忠诚时,49%的受访者强调了“能够实现个人理想”这一点,而看重薪水待遇和公司知名度的只有9%和4%。另一个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虽然想保持“忠诚”品德,但面对更好的发展前途时,跳槽是可以考虑的。金钱已经不是左右员工忠诚度的第一要素,职业生涯的意识已经在大多数年轻职场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西方职业思维的冲击,导致中国年轻一代的员工逐渐摆脱传统儒家“忠”的思想,趋向更个人化的职业选择。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员工都渴望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技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培训机会少并且晋升空间小,容易使人失去工作的激情。若单位能提供有效培训和设计良好的晋升通道,会让员工始终感觉到自己在企业有发展空间,从而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从而有效促进忠诚度增强。
  
  频跳槽,追求发展空间,就是不忠诚吗?
  案例:小王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80后教师,刚来学校时,小王做事特别积极,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课堂,都很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学校工作了多半年后,小王的积极性开始下降,对学生和老师的热情开始降低。校长也多次找小王谈话,小王每次也只是说以后尽快转变过来。其实,真正的原因小王自己心里明白。虽然他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在这所学校,整个工作环境和氛围不是他喜欢的,由于多数教师都是在学下里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在认资格的学校里,自己的发展空间也不是很大,而且他想多积累一些在不同学校的工作经验。所以他就想换一所学校。
  没过多久,小王就离开了学校,去了另一所学校。结果没过多久,小王又换了工作。在其他人眼里,小王根本没有“忠诚”可言。小王因此很苦恼:“换工作只是想找个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也是想多积累经验,况且每到一所学校自己也带去了这所学校的工作经验,有交流才会发展地更好,这就是不忠诚吗?”
  有些管理者认为,“80后”应该对企业多些忠诚和责任感,不能有了经验和资历后就立刻跳槽;但“80后”职场人却认为,只有做到对自己负责,才能对社会负责。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了解教师意愿、理想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培训,使教师能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大脑,学习到新的知识,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增强本职工作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不使之产生因为天天在教室上课缺少和社会的接触,慢慢的落后于社会的感觉,以便留住教师,既提高其能力增强职业忠诚度又增强其学校忠诚度,尤其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由于刚参加工作教师的个人理想和新环境的适应力不够,对就业目标没有概念,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好地结合。许多教师不能把自身的特点和现实很好地结合,存在“跟风”现象。再加上有些学校管理者缺乏人才储备意识,对新教师工缺乏信任、尊重、关心不到位、急功近利,导致新教师忠诚度不高。
  
  安于现状,就是忠诚吗?
  案例:老张在学校里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作为学校的“元老”,老张为学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老张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是在教三年级数学课。对三年级的课程,老张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哪些内容在多少页,老张清清楚楚。但是,老张却一直没有成为学校的骨干老师,一些年轻的教师没工作几年就成为学校的优秀或骨干教师。原因在与老张一直在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教学,很少主动去学习新的经验和能力,可以说是固步自封。随着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张逐渐失去做老师的信心,只想有个安稳的工作,稳定的工资,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在对职业和学校的忠诚度问题上,老张一直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工作到现在,从没有想过要离开学校,也没想过会换工作,这难道不是忠心吗?”
  其实,像老张这样的员工在学校和企业里有很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图工资和职业的稳定。如果是这样的人,哪个单位领导会喜欢呢?任何一个组织需要的,都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那些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那些希望别人给他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给他一份称心如意的薪水,白白地把他养起来的人,这样的人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
  安于现状,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比如像案例里面的老张,除了上自己熟悉的课,拿固定的工资,生活就这样舒服地过下去了。但是,“现状”绝对不可能长久,命运不会让一个不思进取的人长久地过着舒坦的日子。不安于现状,的确要付出许许多多的汗水,甚至要承受痛苦,但当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后,那又是雅比快乐的。如果不愿意在工作中付出更多,为自己的职业付出更多,为学校发展付出更多,这样的员工是“忠诚”的吗?
  
  追求好的福利,就是不忠诚吗?
  案例:某小学是县里比较好的学校,尤其是来了新校长后,学校发展越来越好。李老师是学校的中层管理人员,熟悉学校的发展情况。新校长到学校后,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治理学校重要的帮手,因此,校长格外重用李老师,经常和李老师讨论学校的发展计划。忽然有一天李老师要辞职,这令校长很意外,自己并没有亏待李老师,为什么他突然要走?
  原来,县里一所私立小学向李老师伸来了橄榄枝,要李老师去他们学校做副校长,福利待遇比现在的学校要好很多。于是李老师便辞去现在的工作,去另一所学校当副校长。原来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说李老师“没良心”,李老师为此很困惑,“职位和福利待遇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其实,案例里李老师这种类型的员工在现实中有很多,他们只认金钱,只认权利等。有些老师从一进学校开始就只认薪水,把教师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没有真心地投入到教师这一职业中。虽然学校为其增加的薪水与其对学校所做的贡献平衡,但是这类教师不易满足。有些教师自视甚高,不断的追逐权利,如果没有满足他的职位欲望,就想离开。学校管理者应该判断这类教师是否有很大潜力,并能在未来为学校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这样的人才学校应该使其产生强烈归属感,留下真正有潜力的员工。
  不可否认,薪酬和福利在员工的心目中是影响其忠诚度的一大重要因素。“金钱决不是最重要的,但雅疑是很重要的”,雅论是学校忠诚度还是职业忠诚度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良好的薪酬制度,保证了员工基本的物质需要,才会有良好的职业忠诚度、学校忠诚度。
  有人认为,忠诚度有三个层次:忠诚于工作和岗位,忠诚于企业的利益,忠诚于企业长期价值。从忠诚于岗位工作到忠诚于组织利益再到忠诚于组织长期价值,职业者从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与收入之间的交换,上升到了塑造个人职业声誉的高度。职业者忠诚度的不断提升,能够为职业者带来组织的认同。这种忠诚带来的是员工与组织共同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的分享。
  (责任编校:白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教师的“忠诚”之惑





上一篇:构建以生涯教育为主线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
下一篇:教师忠诚度调查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20 15: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2-3-13 1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