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882|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5
发表于 2020-6-10 1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试的必考题型,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解题头疼的焦点。其实,诗歌鉴赏连篇目加题目,字数并不多,篇幅也不大,只要我们在答题时,仔细推敲,诗歌鉴赏也有诸多突破口和暗示点。在此,本文作简要分析,希望对学生和老师有点帮助。诗歌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1、关注题干。诗歌鉴赏题,总有一句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这些题干,我们往往忽略,但是其中暗含不少可用信息。例如,从题干中我们可以得知,您要做的是唐诗还是宋词,了解这些就等于知道诗歌创作的总体背景。另外,也告诉您要做的是诗还是词,诗词是两个不同的题材,在答题思路上也稍有不同,利于调动我们答题思维的方向。甚至有的题干会告诉我们更多关键的信息,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卷的题干是“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我们要解答的是一首唐诗,题材是边塞诗。了解这些。我们就可以用大脑中储藏的边塞诗的知识来答题,确保答案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所以,题干不容忽视。
   2、标题和作者不容小视。我们所接触的诗词大体有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题材。而这些题材在标题中有所暗示。例如:200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的标题《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仔细分析这个标题,“金陵”是南京的别名,“凤凰台”一个南京的古迹,“登”是动词,登上。标题合在一起:登南京的凤凰台。由此可知,该诗应该是一首怀古诗。再结合我们所熟悉的诗人李白的经历,可以得知,本诗李白借登临南京凤凰台这一历史古迹,来抒发自己感情,了解这些后,我们自然会想到怀古诗的相关知识,例如,对比手法的使用,抒发昔盛今衰之情等。
   3、诗歌中景物描写。古代大多数诗词中,多数都有景色描写,诗中的景即我们所说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作者感情基调便有了很好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对这些意象的积累和识记。例如:见到“柳”我们会想到送别,见到“酒”我们会想到宝愁,见到“南浦”我们会想到送别等等。另外,如果景物多,就考虑到诸多景物放在一起营造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诗歌的感情基调,往往也是作者的感情。例如2004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征人怨・柳中庸》原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其中“马策与刀环、黄河和黑山”等都是暗示战争的词语,在解题中它们就应该引起师生关注。
   4、诗词中注释不能忽略。有的诗歌鉴赏题中有注释,这是解题的很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可以设想:为什么命题人要加注释?如果没有这个注释是不是就影响学生答题?可见注释的重要性,而且这些注释内容并不固定,有的注释是介绍作者或是本诗写作的背景,了解这些就了解到写作本诗的动机,利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有的注释是对诗句中部分词语的解释,了解这些至少对该诗句的答题意思有了解,利于解题。例如:2005年江苏卷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如果不注意这个注释,我们或许不知道何为“苗发”,但是通过注释,再结合标题,我们知道,诗人开始怀念朋友了,下面的题目是不是做起来就容易许多?
   5、命题人设置的题目,往往也有很多暗示。题目是考察学生,也是命题人认为这首诗的核心所在,了解这些题目对理解诗歌内容是有很大作用的。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三问“(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通过这一问中“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即可。所以,诗歌鉴赏中的题目不能单纯当做问题出现,或许里面也有答题的暗示。
   总之,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总是能从诗歌中寻找突破口,把握命题人命题思路和考察方向,让貌似极难的诗歌鉴赏也变的容易和简单。
  
   张明亮,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的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舞动”原生态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1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10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