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复制链接]
查看: 1118|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5-30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注、探索和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下面谈谈我对如何上好这门学科的几点见解:
  
  一、明确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中,一方面必须为学生传递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热爱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累积、信息发现等内化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驾驭能力,使之学以致用。
  
  二、注重教法
  
  1、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任务,通过该任务的完成驱动学生学习,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该教学方法的要点在于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线”,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激发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实施这一教法时,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或是从某一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动手完成任务。如在教授Word文字处理的“表格创建”时,可给学生布置制作一张课程表或是成绩表等任务,通过完成该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
  2、快乐学习法
  一般学生对信息技术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可是一旦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时,有的学生反倒有一种负担感,兴趣降低。这样,就必须换一种方法来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快乐学习法”,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师可以通过健康益智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操作来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采用该教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一些益智性游戏,将其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手段;二是要把握好引入游戏软件的尺度,不能以玩代教,更不能忽视游戏软件的负面影响;三是教师要把握契机,在教学中渗透教育,找到游戏的“精华”所在。
  另外,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给学生灵活安排一些拓展任务,如上网查找其它课程的资料,阅读新闻或感兴趣的故事,把自己喜爱的文章汇集成电子板报,甚至把自己的相片制成数码相册等。类似的拓展任务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练习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需要自主探索,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理解,更能培养起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注意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确实,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的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整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师生要在各学科的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能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表达思想,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4、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
  
  四、几点建议
  
  1、正确的定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因此,必须把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在“信息技术教育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高度。一切教学工作都必须从这一高度出发,不能错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误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而这些误区实质上是把信息素养的培养降为操作技术的训练,将素质教育降为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走出这些误区,给信息技术教育一个正确的定位,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2、上好上机课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主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在机房中进行。为了有效地提高上机课的质量,在机房上课时最好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和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前,根据上课班级的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大约 ―8人,设一个小组长,分配固定的机位。而且分组时要注意“优生”和“差生”的搭配,尽可能使各组水平相当,各小组成员应在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在上机过程中,哪个小组的计算机出现问题,先由组长组织该组成员解决,若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应立即给予表扬,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有成就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团队精神;如果本小组无法解决,可以由其它小组帮忙解决或由教师指导解决。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各小组间的学习作品竞赛,相互指出作品的优缺点,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决定信息技术课的考核方式将不同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个性为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和负担,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进行“网页制作”的考核中,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班级网站,可采用开卷的方式,以便学生收集和使用相关的信息资料;也可允许同学间的交流、探讨,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提高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完成了考试任务。
  (作者单位系广西平果县平果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Aisino ERP.A 获信息主管推荐产品殊荣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30 1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30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30 1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