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件结构角度分析汉语“干”字结构

[复制链接]
查看: 304|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5
发表于 2022-7-26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事件结构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句法-语义界面理论,主要探讨句子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投射为句法的表层结构。是语义与句法的一个重要接口,对一些语言现象更具解释力。“干”是汉语泛义动词的一种,具有同泛义动词相同的特征,具有强大的搭配功能,能够组成各种复杂的句式,主要为: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和动补宾结构。因此,本文拟从事件结构的角度对“干”字所组成的三种结构进行分析。在Huang(1997)和 Tang(20004)事件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种最基本的事件类型:行为事件(Action event),致使事件(Causative event ),状态变化事件(Change of state event),运动事件(Motion event)和关系事件(Relation event),来分析汉语泛义动词“干”字的事件结构及其句法映射并把其表现在树形图上,以便更加形象、直观。这五种结构分别以五个事件谓词来代表:ACT, CAUSE, BECOME, MOTION和HAVE。在句子的事件结构表达形式上采取事件谓词与题元角色相结合的方式,在句法表达上结合Larson(1988)的VP Shell进行表达。但是这五种事件不是完全独立的,本文表明,在“干”字结构中除了行为事件和关系事件可以单独表达某一句型的事件结构外,其它几种需要相互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事件结构,尤其是行为事件可以和其它任何一种事件结合而构成一个复杂的事件。通过对“干”字结构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动宾结构中主要表达的是简单的行为和关系事件。而在动补和动补宾结构中(RVC)则是行为事件与其它四种事件结合而构成的复杂事件。动补结构主要由一个行为事件和一个运动事件或状态变化事件构成。运动事件或状态变化事件的选择则要依据动词补语呈现的不同方式而进行。在此结构中一般是受事充当句子的主语,施事则需要“把”这一明显的汉语致使元素引入。动补宾结构是由三个事件组合而成的事件结构,主要由致使事件,行为事件和一个运动事件或状态变化事件组合而成。





上一篇:从文学文体学视角看傅惟慈翻译风格——以《月亮和六便士》为例
下一篇:对中英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体裁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