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复制链接]
查看: 949|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4
发表于 2020-5-29 1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实用理性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两类群体身上。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应对之策是:对网络文化进行文化批判;对网络参与主体进行制约批评;对网络文化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强调主导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实用理性;网络文化;参与主体;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5 -02
  一、实用理性、网络文化的概念及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参与主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历来被视为指导国人的核心思维方式。即使在西学渐盛的今天,实用理性在国人心中依旧保有根深蒂固的观念。众所周知,实用理性这一说法首先由李泽厚提出。他在《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这样写道:“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1]实用理性的积极作用毋庸赘言,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可见一斑。但是,实用理性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俞吾金在《超越实用理性拓展人文空间》一文中指出,实用理性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急功近利,讲究实用;其二,易于满足,缺乏宏大的目标[1]。
  网络文化由文化派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又超越大众文化。关于网络文化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一文中,作者认为网络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仅指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所开展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2]本文采用狭义网络文化的界定展开论说。
  现如今,网络文化种类繁多,主要有网络文学、网络娱乐新闻等。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但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平台,网络文化又与大众文化不同。中国的网络建设兴起于1994年,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伴随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逐渐繁荣起来。互联网世界的技术是一个多媒体的世界,它给大众文化打上了新技术的文化印记,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成为整个大众文化的制高点,集合点,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文明的代表,体现着现代性由工业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后的新的提升。[3]80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文化呈现出与大众文化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开放性、时效性、网络化、数字化、虚拟性、交互性等。正是基于这些特点,网络文化迅速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夹杂着传统大众文化的特点,使得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扩大化。网络文化的参与主体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两类群体。在传统实用理性思想指导下,网络参与主体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试采取从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角度切入,分析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是如何面对网络参与主体:网络文化制造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造成消极影响,以及对这些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二、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参与主体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实用理性观念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在实用理性观念指导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之间互相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文化虚无主义泛滥。
  (一)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1.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产生的经济实用主义影响。在实用主义指导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利润作为唯一追求。“只要大家还承认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就将无可逃避地被裹挟进现代商业文化大潮中……网络文化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一样,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或起码的生存,必然会去寻求商业目的。”[4]288“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是否意味着利润和市场的标准先于内质、艺术和知识内涵?”[5]21在现如今的网络文化发展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本质区别。网络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不遵循传统文化的规范标准,也不具备传统文化特有的气质。网络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完全以娱乐网络文化消费者的需要为转移,最终实现利润诉求。
  2.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造成的伦理失范与忽视法律的消极影响。基于商业利润的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利润作为唯一标准必然带来网络文化的伦理失范与忽视法律的消极影响。在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道德伦理规范与法律在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中直接剔除。通过网络文化消费者的愉快窥视等心理,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生产传播缺失伦理规范与忽视法律的网络文化,以此来赚取利润。以往那种传统文化的创作过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根据网络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来从事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二)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消费者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1.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消费者价值取向的误导。作为产品的网络文化种类数量繁多,网络文化消费者对之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但是,在传统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者建立起唯一的价值标准――快乐。一切网络文化消费都以快乐为标准。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没有障碍,他们都想不受约束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来享受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者基于这种快乐,来满足身心的愉悦、缓解来自工作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挫折、与窥视别人隐私的满足心理等。在《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一书中,作者谈到:娱乐性是网络文化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是网络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4]284同时,这种把快乐作为网络文化选择与消费的唯一价值标准造成网络文化发展的单一与低俗等。
  2.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消费者审美趣味的诱导。在实用理性指导下,网络文化消费者放弃高雅积极向上的审美标准,仅仅以感官满足作为审美标准。这种感官的审美标准随生活的艺术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双向互动变得更加突出。“在全球化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或aesthetization)的质变……[4]114”生活艺术化造成艺术的蔓延和扩展,艺术的生活化使艺术逐渐平民化与大众化。生活与艺术里的粗俗文化的双重影响逐渐扩大。这种生活与艺术的双重影响,使网络文化逐渐走向生活与艺术的融合,这种融合强化了网络文化消费者以感官满足为标准的审美趣味。
  (三)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参与主体互相影响的具体表现及后果
  1.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者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制造传播不良网络文化的诱导。受消费者就是上帝实用理性的影响,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只生产能够娱乐网络文化消费者的产品,以刺激网络文化消费者的感官为标准。没有精粹文化创作的标准,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采取拿来主义、混合主义、掺杂主义的手段,一切以娱乐消费者为参考,只要消费者有什么需求,他们就生产什么网络文化产品。
  2.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对网络文化消费者的虚无主义诱导。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在表面上迎合网络文化消费者的同时,又诱导了他们,使他们不仅能体验到快乐与感官满足,还会产生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信赖与依靠。这种信赖与依靠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基于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使用的网络文化宣传与网络文化产品复制两种手段。通过网络文化宣传,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宣传了网络产品,更重要的是对网络文化消费者形成心理认同,让他们认为只要是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生产传播的网络文化产品,都是符合他们口味的,都是他们需要的,从而造成网络文化信仰。通过网络文化产品复制,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给网络文化消费者造成一种假象:我消费的产品是大家都在消费的产品,我紧跟时代潮流。网络文化信仰与网络产品复制带来的网络假象,最终导致网络文化消费者在茫茫网络文化产品中丧失自我,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
  三、基于网络参与主体的角度对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应对之策
  面对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俞吾金提出要努力开拓人文空间,他认为只有在这两个传统――儒家的务实精神与庄禅的空灵思想境界的侧面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当代中国人才能避免被“物化”或完全地“充实化”的命运。同时,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种系统的引导与制约。这种系统的引导与制约体现在文化角度、网络参与主体角度、法律角度与意识形态角度四个方面。
  (一)在文化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文化批判
  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学,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同时也要对网络文化的虚假虚无主义进行批判。
  (二)在网络文化参与主体角度,对网络参与主体进行制约批评
  对待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要求他们改变以利润为唯一标准,提高伦理道德情操,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消费者。对待网络文化消费者,首先要求他们抛弃以娱乐为唯一价值标准,以感官满足为唯一审美标准的狭隘意识,同时强调在网络文化中的自洁意识。
  (三)在法律角度,对网络文化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完善与规范。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的繁芜,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对网络文化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行为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在意识形态角度,强调主导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
  任何国家都有主导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大众文化中,主导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样,在新兴繁荣的网络文化中,主导文化也需要加强引导。这种引导能够加强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文化自觉,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吾金.超越实用理性拓展人文空间[J].探索与争鸣,2002,(10).
  [2]赵惜群.翟中杰.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
  [4]陈零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2011网络流行体之年终总结
下一篇:基于VPN专网的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29 1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