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现状及对策

[复制链接]
查看: 842|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77
发表于 2020-5-28 1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面临着文献资源分散、缺乏整合、数字化进展缓慢、文献资源保障网络化水平低等问。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为确保系统构建顺利推进,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献;文献资源保障;文献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5 -02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文献资源保障"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供给文献资料,满足文献情报需求以支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标志着馆藏建设或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是国家、地区或机构研究、管理和决策能力的组成要素之一。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现状
  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卷帙浩繁,种类繁多,分散存储于不同机构中。这种分散保存的状况导致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现状不尽如人意,许多机构或个人对马克思主义文献的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极为分散
  几乎所有国内文献保存机构都收藏有马克思主义实体文献。这些机构各自封闭,极少互通有无,使得各个机构成为一个个收藏马克思主义文献的信息孤岛。其中,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献进行数字化,但是他们的数字化工作同样是独立进行,自成体系,因而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阵地”。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缺乏整合
  由于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的重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数量极为丰富。但是,全国范围内的大量马克思主义文献缺乏有效整合,使得马克思主义文献建设效率低下,难以物尽其用。不同机构收藏的马克思主义实体文献存在大量重复,需要耗费巨大的人财物力资源对其进行管理。当他们不约而同地对马克思主义文献进行数字化后,又导致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的大量重复,同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往往存在多个数字化版本。
  (三)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数字化进展缓慢
  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化工作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12月,李长春同志在视察中央编译局图书馆时,强调要加快马克思主义资源数字化,建立数字图书馆,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央的部署下,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加快了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步伐,筹建和开通了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1]。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看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展还比较缓慢。目前,数字化的对象多为已经公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性文献。许多记录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珍贵的原始的手稿、书信以及影像资源尚未被数字化。网络上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内容重复较多,信息量相对不足,数据库资源相对贫乏[2]。
  (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网络化水平较低
  与我国所拥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总量相比,目前网络上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可以说是沧海一粟。并且其中大多数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形成的二次文献,马克思主义原始文献少之又少。部分已经被数字化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没有被放到网络上,因而无法为公众所获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或者学习者往往需要购买或借阅实体文献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耗费不少成本。在网络传播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文献资源保障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水平的提高,进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和大众化的进程。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对策
  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构建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刻不容缓。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是指:借助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服务平台,其目标在于,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源,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大众化传播的需求,同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整合一切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为了推进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构建的进程,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确定构建和维护系统运作的责任机构
  我国具有众多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收藏机构,应从中选择一个全面系统收藏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机构承担组织和领导职责,负责从宏观上统筹规划系统构建和维护工作。同时,将国内收藏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各级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或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纳入系统构建的责任体系之中,使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服务于系统构建和维护。
  (二)寻求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系统构建和维护拥有持续充足的投入
  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构建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既为社会大众服务,也为政府服务,产生的主要是社会效益。系统构建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作保障。政府财政拨款是具有持续稳定性的公共资金,由于系统构建目的的公益性和服务对象的大众化,因此必须将政府财政拨款作为系统构建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这是确保系统运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同时,可以通过种种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例如,通过非盈利性的基金会鼓励民间资金的介入,吸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资金。在开源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节流,即充分挖掘降低系统构建成本的潜力,尽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改善我国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是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最重要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系统将成为虚有其表的“空壳”。相关责任机构应从广度和深度上改善我国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的质量。一方面,加快数字化的步伐,进一步补充更多的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这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的最基本条件。笔者认为,应建立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体系:以中文资源为基础,逐步整合重要的外文资源;以原始的第一手文献为基础,辅以第二手文献;以文本资源为基础,增加影像资源;在追踪当前最新的文献资源的同时,逐步补充回溯资源[3]。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进行深度加工,整合国内已有的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资源,通过副本检测和查错处理,剔除重复文献和文献中的错误信息;建立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目录体系;依据特定的标准、规则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数字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使人们能够迅速查找并获取所需的文献。
  (四)借鉴国内已有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经验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开通了多个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这些系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的责任机构应从中学习联盟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和技术平台等方面的经验,从而节约时间、资金、人力和物力[4]。
  (五)建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评估机制
  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文献资源保障的显著特征,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大众。而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大众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确保大众能够便捷地获取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从中学习并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用户满意度应当是评估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最重要的标准。相关机构可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的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量化显示用户对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及文献资源保障服务的满意程度,从中发现问题并改进服务。
  (六)宣传推广,优化全国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环境
  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最终的目标就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收藏机构思想观念保守,重文献收藏,轻文献利用,导致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氛围较差。即使是我国最有影响的系统收藏马克思主义文献的专业图书馆――中央编译局图书馆,也存在上述问题。思想观念的保守使得该馆对外交流与联系较少,环境较为封闭,只强调为本机构人员服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许多社会大众根本不知道该馆的存在,更不知道该馆拥有许多珍贵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最终的结果就是许多馆藏文献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5] 。而另一方面,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社会大众却苦于无法获得第一手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开展,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文献建设机构必须面向社会,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一方面促进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另一方面促进机构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交流,向他们宣传机构收藏的资源和能够提供的文献服务。在宣传措施方面,机构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发布消息或召开学术会议,向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宣传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参与系统建设,如此则可扩大系统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远航.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资源数字化的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2010,(1).
  [2]毛昨非.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满足文献情报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构建[J].长白学刊,2001,(5).
  [3]肖希明,张新鹤.构建国家级人文社科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北京宣言》的理念与CASHL的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
  [4]毛昨非.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实施方略[J].长白学刊,2009,(3).
  [5]魏海生,郗卫东.努力建设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中心中共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的发展思路[J].图书馆杂志,20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我国院校绩效管理有效运行条件研究
下一篇:论新型乡镇企业质量管理的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28 1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