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查看: 819|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5
发表于 2020-5-26 2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系,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中共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的环节,比如党史知识的缺乏就是其一。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党史教育的原则、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党史教育;思想政治素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大学生是面向未来的群体,是传承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这项工作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积极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中央领导集体高度信任,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高度认同,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价值观和各种亚文化对青年学子的思想形成很大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思想信念动摇、人生观混乱。
  根据一份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状况”专的问卷调查,知道“马克思主义”含义的学生有  9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含义的有380人,后者占被调查人数的3 %。此外,4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作用。由此来看,可以断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并不乐观。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即党史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党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它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党带领人民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壮丽画卷;中共党史是无数的共产党人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历史,这不仅有波澜壮阔的群体奋战的场面。也有催人泪下的个体斗争经历;中共党史是一部的政治教材,我党的一切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斗争策略都是在中共党史中总结出来的,都可以在党史中找到相关的生动的历史素材,学好了党史就能对党的政治理论融会贯通,就能够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历史的必然。这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念和方法,特别是激发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高校对中共党史教育却存在一定问题。对大学生的党史教育中,教育内容单调乏味,缺少应有的渗透型和实践性;教育内容同现实脱节,其没有对众多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也没有给予学生切合实际的理念导向;还表现在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教学手段有待提高,教学内容有待充实等等。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却因循守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效果不明显,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效果不显著。
  
  三、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二零零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联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部门下发“中关工委[2005]1号关于联合举办“关爱长大行动”一党史教育计划活动的通知”发起的党史教育计划活动,旨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奋斗史、共产党人信念等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党、了解党的事业、从心底里认识党、热爱党。并成为忠诚于党的事业接班人。
  
  (一)党史教育的原则
  党史教育应该与革命传统教育相联系。“中共党史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先后孕育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建国以后,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又形成了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这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培育的精神财富的积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升华。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理应成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史教育应该与我国国情教育相联系。国情教育是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问题,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行动的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种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且要注重引导他们认识国情、明辨是非,具备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任务以及当代青年承担的历史使命认识不足,往往只看到社会表面的繁华,而对于我国在转型时期在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则不是很清楚。因此,国情教育要正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能回避,但绝不是传播消极悲观情绪。在大学里,应该普及和加强国情教育,将它融入思想政治课,或者通过开设讲座等方式,让大学生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从而认真思考国家、民族的未来和人生的意义。
  
  (二)党史教育的意义
  把党史教育作为贯穿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主线,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奋斗史、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党史教育,广大青少年一定能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进一步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并在长期学习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升华。通过党史教育,广大青少年一定能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识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通过党史教育,广大青少年一定能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在新形势下,党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党的辉煌历程,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党史教育必将而且也应当为培养青年茁壮健康长大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学生最喜爱教师特征的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26 23: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9

帖子

51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89
发表于 2022-3-13 15: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四川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10

帖子

52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
发表于 2022-3-14 14: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