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高度计辅助条件下AAIM技术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77|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135
发表于 昨天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将GPS导航系统真正作为民用航空导航的主用导航系统是未来民航的发展方向,而单一GPS导航系统难以满足高性能民用航空导航的精度以及完好性需求,因此研究各种机载设备与GPS系统的组合导航技术成为解决题目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常用的机载设备——气压高度计与GPS系统的组合定位以及辅助完好性监测技术。同时,本文进一步将上述研究应用于具有“缺星”特点的“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完好性监测题目的解决之中。首先,本文实现气压高度计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两部分。详细阐述了软件实现部分,重点研究气压高度计误差修正技术,采用参考站温度、压力数据修正待测点压力数据的误差修正技术。利用设计实现的气压高度计进行室外数据采集,一方面,评估所设计气压高度计的性能,本文进行的实验数据表明采用修正算法后气压测高精度为1m;另一方面,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气压高度计测高的特性。其次,研究气压高度计/GPS组合系统定位技术及辅助完好性监测技术。基于将气压高度计系统误差最小化的原则,提出基于高度差值的气压高度计/GPS组合系统定位算法,在该算法的基础上研究气压高度计辅助GPS完好性监测技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辅助条件下垂直方向上定位精度较无辅助条件下垂直方向定位精度提高60%,完好性监测性能也有明显改善,可以检测识别更小的故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针对“北斗一代”系统在讨论完好性性能时特有的“缺星”题目,进一步研究采用气压高度计/高精度原子钟共同辅助“北斗一代”导航系统完成故障检测与故障识别功能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故障检测性能得到满足,但故障识别性能不能满足系统需求。分析引入DME辅助信息后,故障识别性能的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识别率明显提高,但由于DME本身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使得识别率仍不能满足系统最终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其他导航手段辅助完成“北斗一代”的完好性监测功能。本文工作对“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特有的“缺星”导致的完好性监测题目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上一篇:FPGA芯片抗SEU故障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星载分布式SAR的多基线干涉处理技术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