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创建新的医学教学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 687|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1
发表于 2020-8-12 16: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诊断实训课主要是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是临床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是医学教学的重点,心肺异常杂音及腹部阳性体征繁多,各有差异,难讲难学,所以建立现代化医学教育模拟实训室势在必行。我们诊断教研室使用了心肺听诊、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效果逼真,“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它实现了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教学内容形象、丰富,评价体系客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 临床技能 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当前面临严峻的医患关系,医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医学生的培养也很不利。诊断学又是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因此诊断学实践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利用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及教学软件系统,医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对照,不受时间限制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直至完全掌握。我校内科诊断学物理诊断实训室,主要承担专科层次的临床、护理、中医、药学及相关医学五个专业的物理诊断检查实训任务,以保证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技能。实训室配备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其中仿真标准病人118套,可满足诊断学实训技能教学要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系统主要由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仿真人体模型两部分组成。通过软件编写的控制程序,对模拟人实行智能化操作控制。本系统所采用的心肺声音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音源为版本,参考国外心肺音提纯及合成技术,反复精选制作而成了132种的典型心肺声音。本系统采用腹部触诊以华西医科大等多所国内名校精品课件为依据,精选43种腹部阳性体征,该系统内容具有“生动、全面、系统、使用”的特点。我校的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为半身直立女士仿真人体和卧位女士仿真人体两部分组成,模型人增添了对女性患者乳房的检查项目,模型人可旋转易拆装,外观和质感极其真实,模型人体表标有心脏瓣膜听诊区和呼吸音听诊部位及明显的腹部体表标志,内腔有特制音频传播介质。该设备具有教师控制台和学生实验台,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采用全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该系统可供学生反复地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地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1]。
  2.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的使用
  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是临床医护人员的技能,是医学教学的重点,心肺异常杂音及腹部阳性体征繁多,各有差异,难讲难学,另外病源少,所以建立现代化医学教育模拟实验室势在必行。该系统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大量音像同步的多媒体动画,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声音、静态图象、解剖、病理、心脏血流动力学图、心电图、超声图、X线片、CT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实训课堂上就可以看到真实病人的心脏跳动、瓣膜的活动、肺脏解剖、呼吸音的听诊部位、听诊顺序、呼吸过程中气体的交换及腹式呼吸的演示。同时在仿真病人相应的部位听到真实病人的心音、呼吸音和触到病理状态下的腹部体征及女性乳房的肿块,使教学富有真实性和趣味性。该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不仅包含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此外还有一套模拟考核系统,考核系统可自动或手动出,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经过该系统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结合医学生学习的要求,仅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去练习,使学生完全掌握很不现实,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把该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提前预约登记才能上机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
  3.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的管理
  我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到该实训室上课,进行心肺听诊音和腹部触诊的学习和训练,课余时间我们还会对我校所有学生实行免费开放,开放程序:填写申请表――安排时间――通知学生。此外,还要做好实训室记录、学生申请预约登记、仪器使用及维修登记、学生反馈信息记录、网络多媒体考核记录及安排开放时间课程表。
  4. 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的综合评价
  总之,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系统在检体诊断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该系统使用以来,学生普遍认为使用后效果好,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它不可能取代病人,只能作为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占波,赵向林,田义龙,等.心肺听诊多媒体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研究与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3):4 -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农村边远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加强豫北地区职业教育学风建设的策略问题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2 16: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2 16: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