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与定位探析

[复制链接]
查看: 472|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8-7 13: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目前追求的两项重大指标,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科研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的作用,兼之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科研互动模式,正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就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与定位进行了探析,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 科研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55-02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当前社会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使高职教育具备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本质任务是改革、探索和创新,高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要以特色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洪堡明确指出,大学要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统一。从此,高等教育就履行着两种职能:教学,即普通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职能;科研,即发现新知识的职能。其中教学是基础、是核心,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后来的专家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进行了阐述,充分证明了教学与科研作为当今高校的两大职能均不能偏废,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同样如此。
   且看当今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呢?怎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统一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办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当前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瓶颈
   (一)科研备受冷落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教学工作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成了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则成了围绕教学工作开展的服务性工作,或者说是教学工作的拓展。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正视科研工作的价值,致使科研成了薄弱环节、附属环节,科研管理部门成了仅仅为领导写论文、做课题的部门。科研工作的价值未得到正确的实现,自然也就失去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学校发展方面的促进功能。
   (二)科研与教学脱节,各自独立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两张皮,各自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并没有完全形成一种互动机制。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仅局限于写几篇论文,即使申报院级或省级的课题,也只是为了评职称写论文做准备而已,论文写完、结项,然后就束之高阁,并没有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造成了科研工作水平较低,成效较差,并与教学工作不能实质性对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妨碍了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进而导致学校发展缺乏内涵力,缺乏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科研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的作用,兼之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科研互动模式,正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也是部分学者提出的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木桶效应”的原因之一。(即硬件设施上去了,而软件未跟上,其可持续发展仍受制约。)
   二、突破瓶颈,正确定位高职教学与科研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五年一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就将学校的产学研结合定为评估体系二级指标中的八个重点指标之一,要求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发展规划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因此,高职院校要达到内涵发展的目标,必须重视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进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如何打破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各自为政”的状态,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笔者认为要努力寻找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点,让教学科研得到和谐的统一,使学校的资源得到最优组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高职院校任务,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在各类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因此,积极推进教学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越是在学校规模发展较快的时期,越要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离不开教学,需要教学来铺垫。倘若脱离了教学实践,科研只能成为雅源之水,雅本之木;科研是教学的提升与发展,没有科研,理论就得不到提升,经验就得不到升华,更谈不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二)教研是高职科研的基本定位,以教科研促教学
   1.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把开展教学研究列为今后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及所拥有的行业优势,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把教学研究列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力支持和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各类教改教研项目,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研究,以推动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内的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要以校本为研究中心,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与规划,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着重对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2.高职院校要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学校教学实践中。科研要以教学为中心,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展开教研科研活动,并不断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内在动力,使科研回归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工作系统。教学与科研各有侧重,互相结合,使教学与科研转化、内化更深入一些,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协调平衡的发展态势。
   (三)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与科研意识
   在高水平之下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的高职,才是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个体同样如此,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这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理想状况。就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应该是可以做到协调、平衡的。学校应该通过适当的行政的、市场的、道德的调节手段,采用引导、规范、保障、激励、评价等措施,从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形成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高职一线教师积极性,投身到符合高职院校发展规律的教学科研改革中去,否则,学校管理层面与教学一线各干各的,再完备的学校发展规划也难以实现。
   (四)强化高职院校教科研研究的应用性
   促使学校教科研转向服务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领域,应成为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导向。学科特色与教科研优势已成为构成高校内涵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的教育教科研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
   可以说,重点开展校本问题和地域问题的应用研究是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特点。在实践应用研究中真正提升教学、科研工作水平,形成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特色。
   (五)做好教科研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工作,提高教研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1.完善科研管理环节,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当前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高职院校必须完善教科研管理环节,在经过申报、立项后并不意味着课题的真正结束,发表几篇论文或完成研究报告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的终结,必须注重成果应用,加强实践推广,这才是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教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制度,并以成果应用价值作为科研工作的最高目标追求。
           
        2.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及其他科研工作人员纯粹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大多数教师科研项目一结项,就开始准备申报新的课题,而将其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从来没有关注其研究成果能否给社会带来实际的效用。这种所谓的科学研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时,要特别强调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环节的管理。唯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服务社会的实效性。才能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向共赢,否则只是一纸空谈。
   (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研究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较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学校能否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教科研导向,找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的人才、知识、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与潜力,是高职院校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际上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当前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现状决定了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模式。企业的有形资产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也可支持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合作研究,这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
   社会需要是地方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在重点专业建设和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建立教研产结合机制,积极投身于区域社会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结合实际开发面向企业的服务性项目才能真正体现其存在价值,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七)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现在的高职院校非常强调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由于历史原因,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只靠引进是不可能的,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与素养等各方面的改造与培养。因此,打破封闭的校园,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是教改的本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实现真正双师型的重要途径。
   1.教师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开展教学内容改革研究,通过若干结合点以“结合”、“转化”、“内化”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学诸多方面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扩张。
   2.适时适量开展科研,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教科研活动时,更应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而非单纯的理论知识研究。应用性的、横向的课题最好。开展的科研活动要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使科研成果能转化为教学成果。
   总之,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目前追求的两项重大指标,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用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互动,才能达到两者的双赢。树立“教研兴教、教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是高职院校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完善管理,建立教科研发展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走教学与科研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雷正光.教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 )
   2.何启明,李富强.地方专科院校的科研定位与管理创新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
   3.伍新德.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8(2)
   4.孙中义,刘仁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及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谈台州农行的学习力问题
下一篇: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7 1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7 1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