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526|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8-6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进行只需花费较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绘画技巧训练的尝试,使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绘画的成功来促进欣赏的学习,同时越过绘画技术层面上的难关,直接进入创造性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 成就动机 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董卫卫(1918-),女,汉,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贾满春(1984-),男,汉,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153-01
  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认为“以画促赏”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为有益。一幅美好作品的完成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发地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鉴赏。
  一、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存在的问及分析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考察科目(与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相对应的)。《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高中生在美术课堂上普遍存在 “眼高手低”的情况。教师为了不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挫败感,就很少让他们在课堂上动手画。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们纷纷采用了一些情感教学法,或者改变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作品,诸如此类等等。这样的方式对于美术欣赏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画得不好,终究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美术作品的优劣还是有一定的标准,雅原则的评画,这其实是一种不太负责的表现。“2001至2002年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生认为高中美术欣赏课是最没有使用价值的课程之一。”①
  我认为,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有赖于学生的艺术实践,只有当学生接触到某一类艺术后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奥妙,反之学生绘画技法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艺术眼光或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眼高与手高是相辅相成的。
  二、成就动机及其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教育心理学中,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30年代默里(H・A・Murry)的有关研究:他认为: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为成就动机。许多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②
  对于目前的大多数高中生来说,绘画对于他们,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难以完成的技能。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动机。
  三、在美术欣赏课堂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高中生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快速的使学生能够创造出成功的作品,产生成功感。我对于美术欣赏课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颠倒作画的训练
  美国学者贝蒂・艾德华以右脑理论的观点为现代绘画提出了新的方法,她认为通过“将左脑模式转化为右脑模式”,就可以实现“绘画是每个人都能学习的技能”,在她的著作《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文中,已经通过大量事例成功的论证了“有悖于常识的是倒着画的作品比正着画的作品好得多”。“颠倒着作画使人的大脑模式迅速从左脑模式转化为右脑模式”③。右脑模式是艺术家模式。所以通过颠倒作画可以使学生转换思路,像画家一样的看待绘画创作和欣赏。
  具体方法是:老师课前准备一些学生喜欢的优秀的卡通漫画作品,或者大师线描作品的复印稿或者照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颠倒过来进行临摹,需要注意的是在绘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不能将画正过来。学生通过这些操作,会有令他们惊喜的收获。
  (二)九宫格的运用
  九宫格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构图模式,以往多在书法中运用,对于初学者书法作品的临习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九宫格在历史上也曾被用于作伪者为了临摹名家的字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运用“九宫格”形式进行绘画临摹练习,在需要临摹的绘画作品上打上九宫格,测量以下绘画作品的长宽比例,在画纸上按成比例放大绘出边框,然后在画纸上绘出同样比例大小的九宫格,然后依照九宫格逐格对绘画作品进行复制。结合颠倒作画,它将帮助我们能够完成和原作非常接近的绘画作品。
  (三)取景框的运用
  透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情,运用取景框等辅助工具就可以轻松办到。在上课前,我们通常先制作一个取景框,选择常用尺寸的绘画纸,画对角线,依照对角线在内部画一个等比例的长方形,这样这个长方形将和我们常用的绘画纸的大小成成比例缩小的关系。将这个取景框涂上黑色。
  同样结合九宫格的原理,把透明板夹在取景框后,绘制九宫格,然后用取景框观察我们所要绘制的对象,将透视关系和物象轮廓在透明板上描出,然后放大到我们的绘画纸上,这样透视正确的绘画作品就很容易地完成了。
  (四)现代化设备的运用
  当今社会,投影仪、电脑、复印机、数码相机等仪器设备在学校教学和日常办公中都得到普及。我们可以将这些现代化的设备运用到美术课的教学中,画画同样也可以很轻松。
  1、投影仪
  将要临摹的画放在投影仪上,调整投影仪的高度选择我们作画比较舒服的地方,描到透明纸上,再复制到我们的画纸上,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拷贝箱。
  2、电脑
  可以搜集素材,打印或者通过投影设备将图片投影出来,然后我们进行复制,当然打印出来的线非常单调,没有艺术感,我们在复制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进行了二次创作,然后我们可以对我们复制出来的画进行修改,增删,组合,上色。
  电脑上有各种绘图的软件,利用它们可以绘制出接近手绘的艺术效果,如:Painter是专业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出油画、水彩、水粉等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利用Photoshop的滤镜可以将图片处理出各种艺术效果,此外 Windows自带的绘图工具是一款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的工具,利用它,也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
  我在上标志欣赏课时,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在电脑上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创作,那雅疑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创意不再受到“眼高手低”的困扰,而直接得以展现。在技术不受限制的时候,创造力才能够得以自由的发挥。
  当然,除此之外,复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使用也使得我们收集资料更为方便,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它们很有可能成为我们课堂上的得力助手。技术能够很好地使我们描绘出我们想要描绘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学生们就可以越过技术的难关进行随心所欲的创作。
  参考文献:
  ①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49
  ②郭德俊主编《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P.15
  ③[美]贝蒂・艾德华著,张索娃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海南出版社,2003,P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对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研究
下一篇:浅谈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6 10: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