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诗人的民问理想及其艺术呈现

[复制链接]
查看: 898|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1
发表于 2020-5-24 15: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现代诗人尽管生活在一个动荡漂泊的时代环境中,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对理想的追求。现实社会的动荡,促使诗人自然地去怀念田园牧歌式的民间社会。他们在民间理想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诗歌创作中表达对民间自由自在的无限向往。无论是清新、质朴的田园风,还是率真、自然的爱情诗,或者是战争间隙里的民间遐想,这些独具民间韵味的诗歌无不贯穿着现代诗人的民间情结和民间诉求。
【关键词】:现代诗人;民间理想;民歌韵味
  中图分类号:120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 08(2011)0 -0153-05 收稿日期:2011-03-12
  作者简介:郑娟,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210013
  诗人也许是最具理想人格的一个群体。现代诗人尽管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动荡漂泊的环境中,但他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对未来世界缺乏蓝图和想象力的背景下,对民间的向往则是大多数现代诗人最实实在在的理想。
  民间是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①即便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来探讨“民间”,也依旧时常会被困惑。而提及民间理想的精神形态,更是难以简单概括,也许它包括平民精神、自由精神、反抗精神、坚忍精神、乐观的生命态度等等,但民间文化形态中最核心的内涵应是它的“自由一自在”②。这种自由自在的审美形态使得民间文化呈现出最质朴的、单纯的、率真的、原始的和本色的审美特征。具体到新诗创作,民间文化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特质在参与现代新诗建构的过程中,至少有这样一些层面,一是诗人会在文学作品中展示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以表达自己的民间理想,另一个则是民间文化的自由审美形态会带给新诗一定的影响。
  一、田园牧歌里的想往
  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描述着理想中的社会。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给我们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孟子也在其《孟子》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中的社会呢?通过对众多理想社会模板的分析,似乎那种远离政治中心和城市喧嚣的民间社会最接近古人的理想。也许,现实的民间社会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很残酷,也会有不可避免的苦难和不幸。但是,在民间社会中,生命的本能,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原始的、朴素的生命力,会去顽强地战胜苦难,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民间的自由表现在民间社会,总是有其自己的生存逻辑、生活习惯,呈现出一种自在的状态,有着一定的自足性和完整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民间社会中应该存在着最大限度的自由,最有可能过着那种理想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也就难怪,古代士大夫中间一直有一种隐逸之风。许多官场失意的人退隐民间,希望能寻求到理想中的民间“桃花园”。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四十岁时,辞官归隐,隐居乡野,过着躬耕自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人羡慕不已。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了逃避理性社会中的种种利欲和丑恶,选择居住在湖畔,远离那“疯狂的人群”。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民间文化形态中的自由具有某种一致性。这种带有个性自由的民间审美因素,被作家或诗人理解和接受,就会成为新文学中的内容。这种审美趣味指向民族自身的过去和民间社会的草根性(grass-root),反映在诗歌创作中,他们会在诗歌中书写自己的民间理想,同时,还会和带有个陛主义的“真睛自然流露”的诗学观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具有民间韵味的艺术世界。
  现代新诗中有一些风格明朗、清新的田园牧歌,好像一股扑面而来的民间风,让人有种返朴归真的感觉。20世纪上半期是一段多灾多难、国运不济的时期。中国社会自古就有“礼失求诸野”的传统文化规律,认为民间乡野保存着传统的礼乐精神。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会很自然地让人怀念田园牧歌式的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所以,民间社会安闲宁静、自由自在的画面,首先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刘半农的许多诗歌就有种山花野草般的清香,诗人由衷地喜爱民间文化,也真正在自己的诗歌中体现了民间元素。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就是一幅田园风味十足的画卷,这里没有让人压抑的苦难和忧愁,只有“世外桃园”式的悠闲和自在。暮色中,女人在灶下做饭,“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男人衔着烟斗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而孩子们则在场上看月数星星。这是多么令人想往的农家生活画面!尽管清贫,但宁静而和谐,这也正体现了诗人的民间理想。刘大白的《春意》和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在意境上十分相似,都描绘了民间社会自在安闲的一面,《春意》为我们展示了色彩鲜明的一副画面:“一只没蓬的小船,被暖溶溶的春水浮着”,一个短衣赤足的男子在船艄上划着,一个乱头粗服的妇人在船肚摇桨,她的左手还挽着个“红衫绿裤的小孩”。更动人的是他们还在谈着、笑着,小孩则在“左回右顾的看着,痴痴憨憨地听着,咿咿哑哑地唱着”。这春水浮动的船上人家,过着多么自由自在的生活,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刘大白也写过如《田主来》、《卖布谣》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但这首《春意》显然象征了作者所向往的民间自由自在的审美境界,这首诗歌在审美形态上也是质朴、生动、自然、本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刘半农等人的诗歌思想浅薄,鲁迅先生曾辩护道:“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不如浅一点的好。”①所以,这些看似清浅的诗,却有难得的清澈,这也正是具有民间色彩的单纯与质朴。
  自由自在的民间理想是许多作家的一个情结,就像小说家沈从文一直努力地在小说中营造一个美丽、淳朴的边城世界。民间的人情美、人性美、风景美、民俗美都是作者民间世界的重要内容。这些带有民间文化形态的内容已经成为作者灵魂的栖息地和永远的民间理想。诗人朱湘的一些诗歌也有着浓郁的民间风味,《摇篮歌》中,一位母亲安闲地给自己熟睡的孩子唱摇篮歌,这也只有在平静、自在的氛围中才可能有的场景。《采莲曲》一向被人认为是“古典韵味十足”,但它的民间韵味也同样十足。采莲本身就是一个蕴含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民间劳动场面。古典诗歌中就有多篇诗歌涉及采莲,著名的就有南朝乐府《西洲曲》、梁元帝的《采莲赋》、王勃的《采莲曲》等,采莲往往还与爱情有关,与民间社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有关。而朱湘的《采莲曲》更给人一种轻盈的梦一般的感觉。“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            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民间社会的自在美在这里达到了极致,这也许就是忧郁的朱湘一直神往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在二、三十年代,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还只是诗人的美好理想,那么,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这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尽管这只是相对自在一点的环境。尽管解放区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人们的心情是开朗的,前景是美好的。于是,解放区出现了许多格调明朗、乐观的诗歌,它们展现了解放区里一幅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生动画面,就像小说家孙犁笔下那些战争间隙里难得的温馨画面。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更增强了人们对民间自由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农民更希望能够耕作自己的土地,过上自由安闲的生活。在张铁夫的《土地的歌》中,太阳还没出来,农民就唱着小曲在田间耕作,“耕耘啊,犁面是完整的,/土地是湿润的但不粘犁,/绳套不缺,牛肚带是新的,牛梭光滑,/而牛是肥壮,体力饱满,不用鞭策”,“这里收获的――无论多少/将全归你们所有”,是啊!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农民焕发出了无限的激情。也许,解放区的民间社会带有更宽泛的意义,很少局限于一家一户,而更倾向于一种集体的自由和快乐。更多的诗歌为我们展示了延安的自由、安闲、欢乐的场面,诗歌《南泥湾的风光》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祥和气氛的劳动画面。而诗人李方立的诗歌《山野间的歌舞》,则是一副自由自在的民间狂欢画面,“山野间底广场上,/响着口琴声,/不知是哪个机关表演队,/在那里跳起了秧歌舞,/朝那里去的山路上,/沸腾着喇叭声,锣鼓声,/群众喧噪的前进着'/好像无数条江河,/哗哗地流向湖沼。……”解放区的这些诗歌无疑给了艰苦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以无限的希望。
  二、民间恋歌里的寻梦
  民间文化形态中的自由因素还影响了现代新诗的精神特征和审美形态。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民间文化的这一审美特征。早期白话诗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民间文学的价值,他们对民间文学的那种“率性而为、自由表达”的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刘半农就指出,民歌的好处“在于能用最自然的言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发抒出来”①。周作人也认为“民歌的最强烈最有价值的特色是他的真挚与诚信,这是艺术品共同的精魂”②。国外的一些文学大师对此也有同感,托尔斯泰在晚年所写的《艺术论》中把民歌称为“最高级的艺术”,这是他从毕生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而做出的评价,他认为艺术感染力的大小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认为这决定于三个条件,是感情的独特性、感情传达的明晰性和感情的真挚程度。他说:“真挚是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个条件在民间艺术中经常存在着,正因为这样,民间艺术才会那样强烈地感动人。”③所以,民问文化形态中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特征和民间文学“自由、率真”的情感表达方式对新诗审美形态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于是,新诗中许多如民歌般质朴、清新、真挚的诗歌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五四”前后,《新青年》、《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群体发表的新诗创作,一开始就表现出冲决一切罗网的自由精神。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活的文学”,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歌颂自由自在的生命,追求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技巧,而他们所追求的这种表达方式恰与民间文学有某种程度上的暗合。在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在创作上出现了周作人的《小河》、康白情的《草儿》、俞平伯的《冬夜》以及刘半农和刘大白等人的具有民间风味的诗歌。很显然,诗人们自觉吸收了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形态中的精神营养。
  现代诗歌中有部分情诗最能体现诗人的这种民间理想,因为对爱情的追求最能代表对自由的追求。“五四”期间,婚姻恋爱自由是个性解放,追求平等自由的重要内容。许多青年人就是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争取婚姻恋爱自由而走上追求民主自由之路的。民间歌谣中则存在大量的情歌,用周作人的话就是:“民歌的中心思想专在恋爱。”劳动人民爱唱情歌,而且表达方式直白、袒露,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的婚姻爱情的追求。但是在旧社会,纯真的爱情往往遭到家长和封建势力的破坏,自由恋爱被看成是大逆不道,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越是无法得到的东西,越是激发人们执着地去追求。许多民间情歌大胆表露自己的爱情,这也是对封建势力的挑战与反抗。初期白话诗中的一些爱情诗,普遍是在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自由追求,在审美风格上则率真、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与民歌的韵味和表达方式极为相似。刘半农的诗歌《让我如何不想她》以类似情歌的缠绵调子,抒发了对意中人的热切思恋。诗情自然流露,情感质朴、真诚,这和许多民间情诗有着共同之处,可谓是深得歌谣真传,后来还被赵元任谱成歌曲,一度广为传唱。而同是思恋祖国的郭沫若的情诗《炉中煤》则风格豪放、情感炽烈,是感情到达沸点时的表露,这和刘半农情诗的质朴和率真显然不同。刘半农《瓦釜集》中的情诗就是模仿民歌的形式和格调写成的,可谓是情真意切,充满动人的韵致。在第四歌《姐园里一朵蔷薇开出墙》中,青年男子希望女子“勿送我蔷薇也送个刺把我”,原来为的是“戳破仔我手末你十指尖尖替我镑一绣”,为了能够肌肤相碰而甘愿受伤流血,把男女之情表现得热切而深沉,这也只是在民歌中才有的情韵。第十六歌《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中,“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你一泊一泊出情歌万里长。/我隔仔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一记一记一齐捣勒笃我心浪。”诗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情感,从洗衣激起的水浪,联想到心中的清波,用一记一记的捣衣声,来比喻对爱情的赤诚。这些村夫野老般的健康、素朴、粗犷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灵性,也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真是大有《诗经》中“国风”的韵味。
  要提及爱情诗,湖畔诗社应是一个最不容忽视的诗歌团体。他们以自由、自然的方式来书写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歌颂自然、母爱、友情,但歌颂最多的是爱情,他们的诗歌带着特有的清新、率真的风格。他们以少年的天性,自由地歌唱、随意地吟咏。冯文炳对他们十分赞赏:“首先我们要敬重那时他们做诗的‘自由’。我说自由,是说他做的态度,他们真是无所为而为的作诗了,他们又真是诗要怎么做便怎么做了。”①所以,他们最被人称道的就是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特色,无论写什么,都追求本色和自然。正如朱自清所说:“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②而这恰与民间歌谣的审美特征极为相似。
  湖畔诗社写的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爱情诗,他们的爱情诗在表现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不少优秀的爱情诗,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主要的表达方式多是借物咏情的含蓄,少有大胆直白地袒露心曲的            作品。正如朱自清所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白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隋而歌咏爱情的没有。”③湖畔诗社的情诗在表达上坦白直率、无所顾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传统束缚,与古典情歌的含蓄不同,倒是和民间情歌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湖畔诗社的许多诗歌真实地表达了获得爱情的幸福,如汪静之的诗中“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伊的眼》),“我苦恼忧郁的一切,/都被伊的歌声洗净了。/我全体的神经纤维,/都活流着生之乐趣呀!”(《愉快之歌》)诗^们把爱隋与“自由”和“解放”看成是一体的,是个J陛解放的重要部分。爱情是人之天性,爱情不能自由,其他的“自由”也是空谈。在人性普遍受到压抑的封建社会,自由正常的爱情只是一种奢望。湖畔诗社的诗歌所歌咏的爱情都是民间社会自由自在的理想爱隋,这里没有门第的悬殊,没有金钱的干扰,有的只是男女平等的纯真爱情。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没有平等的爱情,而湖畔诗社则公开表露对异性的崇拜与爱慕。如“我没有崇拜,我没有信仰,/但我拜服妍丽的你!/我把你当作神圣一样。/求你允我向你归依。”(汪静之《不能从命》)。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也有同样的特点“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的镇日流,/率真地长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湖畔诗社的爱情诗让我们想起了现代诗中的其他风格相异的爱情诗,新月派的爱情诗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象征派的爱情诗以忧郁和感伤为美,九叶诗人的爱情诗则沉重而残酷。只有湖畔的爱情诗格调明朗乐观,大有民间情歌的神韵,这也正体现了部分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民间理想建构。
  三、品之不尽的民间韵味
  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构建理想的自由自在的社会,深刻地折射出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心理以及对现实中国所处困境的忧虑。他们站在民间的立场上肯定民间社会的生存方式和伦理精神,也可以说是对现实社会尤其是城市文明的一种对抗。现代诗人深刻地认识到处于“民间状态”的活力所在,民间一旦摆脱了观念形态的压抑,就会获得个人精神自由生长的无限可能,这也正体现了他们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追求。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纯朴、自在的民间审美世界,表达了他的民间理想。这和一些诗人在诗歌中展现的民间自由自在的画面和淳朴、真挚的民间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实世界的动荡和残忍,更让作家去怀念具有古朴民风的天然、和谐的民间世界。对于民间文化形态,不同作家的态度并不相同。“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作家,面对民间文化形态的态度就极其复杂,乡村民间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愚昧、麻木、狭隘、自私等面目出现。如“五四”乡土小说就主要以文化批评为主,对封建思想的腐败、落后面进行彻底揭露,抓住民间文化的消极落后面,进行无情的批判。但沈从文、废名以及一些新诗人,却发现了被历史遮蔽的另一层面,也就是民间文化的另一种特征――自然、淳朴、富有生命自由的活力。这种精神特质的最高境界只能是审美的,它带给文学作品的也必然是美的境界。
  民间文化形态中所蕴藏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品格,影响了部分新诗的精神特征和审美风格。在现代新诗众多风格各异的诗歌中,它们独具清新、自然的品格,有一种令人神往的民间韵味。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是一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在持续不断的革命和战争中,在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诞生了许多主沉重、风格沉郁的诗篇,如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中国诗歌会”的诗歌、“七月诗派”的诗歌等等。同时,西风东渐的文化背景,也诞生了许多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以抒写知识分子一己情感为主的诗篇,如“早期象征诗派”诗歌、“新月派”诗歌、“现代派”诗歌,当然,也还有许多兼顾两者的诗篇。而受到本土民间文化影响,抒写田园理想、牧歌情调,带有自然、质朴、率真的民间韵味的诗歌在其间却是韵味独具。
  这部分新诗犹如一股清新、自然的民间田园风,在任何一个时段,都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超越于新诗功利化追求的诗歌,无论是刘半农等人的仿民谣类诗歌,还是具有民间神韵的湖畔诗歌,甚至是解放区的那些战争间隙里的温馨咏叹,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给劳累奔波的心灵以温暖的抚慰。正如英国“湖畔社”诗人华兹华斯所说:“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境地,少受一些拘束,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因此能让我们更确切地对它们加以思考,更有力的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①
  民间自由自在的理想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也是文学作品纯美境界不竭的源泉。
  (责任编辑:陆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的“日本观”
下一篇:海德格尔论艺术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280
发表于 2020-5-24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6

帖子

52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9
发表于 2022-3-14 09: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57

帖子

53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38
发表于 2022-3-14 14: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