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体育电影谈中西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查看: 979|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50
发表于 2020-5-23 0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电影是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美国著名体育电影《百万宝贝》进行分析,对其所承载的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进而对中西文化中的体育精神进行诠释。
【关键词】:体育电影 《百万宝贝》 中西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一定时期引起重大反响的电影,其承载的文化特质更加明显,对世界的精神影响也更加深远。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文化传承和异族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体育电影《百万宝贝》进行分析,进而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
   一 电影《百万宝贝》剧情简介
   《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是一部经典的体育励志类电影,拍摄于2004年。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该影片除蕴含着体育所富有的激情与梦想之外,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百万宝贝》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一名怀揣拳击手理想的女黑人(女主人公玛吉)从普通人成为拳击手,再到当梦想在拳击台上即将实现的时候,被下流拳击手一记黑拳狠狠击倒以致彻底瘫痪,以及之后遇到的一系列挫折的故事。被一个以下流拳法著称的对手以一记卑鄙的重拳彻底改变的人生里,人们的欢呼、教练的夸赞、闪亮的冠军奖牌都与玛吉无关,不复存在。影片的发展逐渐把人们的情感、温情、热情、冷淡、贪婪等残酷地呈现在一个无法动弹的女人身边:玛吉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她甚至不能够呼吸,要靠呼吸机才能够维持生命。更为残酷的是,玛吉的母亲和家人来探望她,竟然是为了谋得玛吉的所有财产。玛吉把母亲塞进自己嘴里等待自己签字的钢笔狠狠地吐了出来,然后用悲哀而绝望且饱含怨恨的眼神望着自己的母亲。
   在所有的人都在谋求从玛吉身上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只有玛吉的教练法兰基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陪她读诗,陪她谈论梦想与希望。如玛吉所说,你让我想到了我爸爸。呼吸机工作的声音弥漫在影片的各个角落,镜头中不时插入玛吉头边仪器显示的波动的线条,显示着玛吉还活着,那是玛吉的生命,是玛吉在挣扎着活下去的生命。玛吉不想这样卑微地活下去,她告诉法兰基自己想要死去,并请求法兰基的帮助。在亲眼目睹手脚全身都不能动弹的玛吉咬断了自己的舌头之后,法兰基帮助玛吉实现了安静的死亡。
   二 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生活、活动的反映和记录,并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人们对生活精神层面的一种思考和追求,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身,从而使得人类精神得以传承的基础。文化包含一定局域内的人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当前社会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同与自然遵从的依据,也是当前局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依据和准则,表现为局域内的人一种潜意识的遵守,并以此为标准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衡量,是当前局域内生命活动的灵魂所在。异种文化相遇时会发生文化之间的流变与整合,通过融合与筛选多会摒弃旧文化的糟粕,发挥出两种文化的优越性。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自起源起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种族文化体系,而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聚合文明。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开放、包容、汇聚、融合、创造的文明体。西方文化是在希腊文化基础上吸收犹太文化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不同于中国历史发展和特征的文化类型。西方文化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个体性特性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不同的历史发展与地域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陈宏薇教授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在心理文化方面,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和。重概念、忌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
   三 中西文化差异下对体育精神的不同阐述
   《百万宝贝》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拍摄的优秀体育类电影中的代表作,电影成功地将体育精神和人生尊严以及现实人生结合起来,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东方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
   1 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差异下体育精神的阐述
   根据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就是“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面陆地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其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但同时也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的内容。这一点以传承两千多年的儒家伦理最为突出,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体育精神被注入了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等内容,强调团队内的和睦相处,甚至为了强调和睦而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了竞争。这一点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得到改善。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位于半岛,类似中国山东省的位置,多面临海。古希腊与古罗马社会动荡激烈、人员往来频繁,以及变幻莫测的海洋特点都促使其形成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体育精神。所以,影片主人公玛吉会被教练屡次拒绝之后,依旧执著于梦想和追求,进而得到教练的认可。在玛吉的长大过程中,她不断被拳击赛所诱惑(变幻莫测的海洋特点)以及经纪人的游说(人员往来频繁),并在一次拳赛后被重创瘫痪(社会动荡激烈),到最后勇敢地面对死亡,开放、进取、勇敢的体育精神贯穿整个影片。
   2 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差异下体育精神的阐述
   根据中西双方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支配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孟子的信念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义利发生矛盾时的选择做了明晰的解释。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
   西方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虽然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态,但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权益的实现,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影片《百万宝贝》中,玛吉凭着对拳击的热爱和新奇,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拳击手的坎坷道路,梦想能够实现自己成为拳击冠军的人生价值。当玛吉瘫痪在床痛苦生活、当所有人都想从瘫痪的玛吉身上攫取利益的时候,玛吉选择了放弃生命。影片以悲剧式的结尾,为玛吉的人格重重写下了“独立”的字眼。
           
        3 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差异下体育精神的阐述
   根据中西方文化具体形态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一个特点是中国文化不仅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而且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融的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文化主要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对于自然,由于“天道远,人道迩”,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轻天道重人道,轻知识重道德,对人进行规劝与约束,束缚人的自由意志及创造精神,漠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而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寻求探究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如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西方冒险家的海上探险、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等,都是西方人把自然作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对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就更加明显。
   所以,在电影《百万宝贝》中,生命究竟是平庸,还是灿烂?当绚烂的人生无法再重现时,是苟活于世,还是安详离去?成为了一个让观众思考并讨论的深刻话。在中国文化中,对生命的抗争从来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发生,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在西方文化中,抗争从来都是主动的,从玛吉在生活底层挣扎要实现拳击梦想,到瘫痪后要求教练帮助实现安乐死以抗争残酷的命运,都是女主人公玛吉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4 个体性文化和群体性文化差异下体育精神的诠释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集体的意识和作用,对群体的力量加以放大,对个体的追求尽量减小。张东荪在《理性与民主》一书中认为:“中国的社会组织就是一个大家庭而套着多层的无数小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层系’……在这样的组织中,没有‘个人’观念。”
   事实上,在社会公共领域,家庭群体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直系血亲的“家庭”。在“家”的概念的延伸下,“家”可以扩展到“家族”和“宗族”,以至于国家。所以,在一个家庭内部斗争不休之时,如果发生外界的侵犯,家庭成员会一致对外。同样,家族、宗族、国家也是如此,在“家本位”的传统社会下,“家”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了官吏安邦治国的政治等领域,以至于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首先想到的是“为国争光”,而不是自身的荣誉和利益。
   在“个体意识”为意识核心的西方社会,单独的、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个人,是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即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其强调的是个人价值的争取和实现。所以,玛吉选择拳击,只是因为她自己喜欢;她参加拳赛,是为了获得掌声,从来没有想过参加拳击是为了某个组织或者国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玛吉选择拳击的初衷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莉、孙义良:《从中西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体育科学》,2008年第2期。
   [2] 王建国:《从治家、治国说开去――中西文化、对比随想录》,《改革》,1995年第12期。
   [3] 张宝明:《中西文化:无从加码的天平两极――从文化悖论出发》,《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4] 史炳军:《从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向》,《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5] 黄楠森:《中西文化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上的特点比较》,《理论视野》,2000年第2期。
   [6] 孙守敏:《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 高星海:《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8] 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9] 景海峰:《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容受》,《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1期。
   [10] 轩传树、胡俊:《西方文化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启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11] 郑一奇:《〈西方文化要览〉用大文化观观察西方文化》,《全国新书目》,2005年第20期。
   [12] 陈国恩、杨永明:《挣扎在欲望与救赎之间――论西方人性观的演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3] 林可济:《“天人合一”: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的哲学表达――季羡林关于“天人合一”的〈新解〉与〈再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14]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郑玉光,男,1975―,石家庄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心理教育,工作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张宾,男,1975―,石家庄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卫生,工作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一幅漫画引起的深思(例文)
下一篇:浅析《丛林猛兽》的文体功能及翻译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280
发表于 2020-5-23 00: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280
发表于 2020-5-23 0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3

帖子

52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4
发表于 2022-3-12 15: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网考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16

帖子

52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
发表于 2022-3-14 1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