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辅导资料

[复制链接]
查看: 80|回复: 0

24万

主题

24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41712
发表于 2025-3-22 10: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
学校: 无
问题 1: 1.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特点包括哪些?
选项:

A. 体现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B. 具有严格的单义性

C. 形式简约凝练,概念语义蕴含丰富

D. 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E. 概念和内涵相对稳定,不会随历史发展变化
答案: 体现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问题 2: 2. 关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的难点,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选项:

A. 术语的概念认知维度上呈现出较大的抽象性

B. 术语的语言形式传统,历史性鲜明

C. 术语的语境交际维度上,概念内涵始终保持不变

D. 术语翻译的目标是实现概念对等

E. 术语翻译需要平衡专业性与简明性
答案: 术语的概念认知维度上呈现出较大的抽象性
问题 3: 3. 魏向清教授提出的文化术语翻译的三条原则包括哪些?
选项:

A. 真实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正当性原则

D. 简明性原则

E. 真诚性原则
答案: 真实性原则
问题 4: 4.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属性强调哪些方面?
选项:

A. 重塑中国文化形象,彰显文化身份

B. 追求术语翻译的唯一性

C. 消除英语读者的误读和文化陌生感

D. 只关注术语的文化异质性,不考虑受众认知

E. 为全球化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答案: 重塑中国文化形象,彰显文化身份
问题 5: 5. 解决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难点的路径包括哪些?
选项:

A. 强调术语的单义性,确保翻译的一致性

B. 依据语境对术语概念进行调试

C. 对内涵丰富的术语进行再概念化

D. 完全不使用音译,以避免文化异质性

E. 通过理据补偿提升读者的认知信度
答案: 依据语境对术语概念进行调试
问题 6: 1. 《论语》英译版的早期发展包括哪些重要阶段?
选项:

A. 神学回归阶段

B. 学术传播阶段

C. 以西释中阶段

D. 原典复归阶段

E. 中西融通阶段
答案: 神学回归阶段
问题 7: 2. 关于理雅各(James Legge)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选项:

A. 理雅各是最早将《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传教士

B. 他认为儒学只是传播基督教的工具

C. 他翻译的《中国圣书》包括了多部儒家经典

D. 他的译本主要面向专业读者,注重还原原典的文学性

E. 他的翻译工作因宗教立场而受到后人的诟病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3. 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采取了哪些策略以适应西方读者?
选项:

A. 消除中文专有名称

B. 使用文白结合后再译成英文

C. 融入西方哲学、文学妙语

D. 完全摒弃原文中的儒家思想

E. 对译文进行详尽的注释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4. 埃兹拉·庞德的儒学翻译特点有哪些?
选项:

A. 精通汉语,直接翻译《论语》

B. 主要依据《汉英字典》和法译本进行翻译

C. 翻译中融入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独特理解

D. 其翻译被认为是精确的学术翻译

E. 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引用《论语》等儒家经典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5. 安乐哲与罗思文合译的《论语》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西融通的翻译策略?
选项:

A. 在注释中引用了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

B. 使用了大量日常英语词汇,避免文化偏见

C. 通过同源词联想和创造新词翻译哲学术语

D. 反对归化翻译,强调自觉的诠释性翻译

E. 仅翻译原文,不进行任何阐释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6. 以下哪些人物对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和传播有重要贡献?
选项:

A. 利玛窦

B. 马希曼

C. 理雅各

D. 辜鸿铭

E. 鲁迅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 “为政以德”的“德”应翻译为
选项:

A. morality

B. benevolence

C. virtue

D. ideology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2. “为政以德”中的“德”字,在儒家思想中最初主要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什么?
选项:

A. 仁慈之心

B. 杰出才能

C. 道德影响力

D. 学识渊博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3. 以下哪些选项正确描述了儒家德政思想的特点?
选项:

A. “仁政”是儒家治国思想的主轴

B. “人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鲜明特色

C. “礼乐”是儒家治国思想的实践起点

D. “德政”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精神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4. 儒家德政思想体系中,以下哪些术语是描述其治国理念或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ABCD)
选项:

A. 仁政

B. 王道

C. 修身

D. 礼乐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5. 以下哪些人物曾高度评价过儒家德政思想?(AC)
选项:

A. 司马迁

B. 柏拉图

C. 狄德罗

D. 秦始皇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6. 下列哪些句子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AD)
选项: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C.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D. 德不孤,必有邻。

E. 苛政猛于虎也。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 儒家思想中,“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多少次?
选项:

A. 50次

B. 100次

C. 109次

D. 200次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2. “仁政”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
选项:

A. 治国的基本理念

B. 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D. 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3. 以下哪些术语与儒家“仁政”思想密切相关?
选项:

A. 保民而王

B. 苛政猛于虎

C. 德政

D. 法治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4. 在翻译儒家“仁政”思想及相关术语时,译者可能会考虑哪些因素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化传达?
选项:

A. “仁”这一概念在儒家思想中的多重含义

B. 英文中已有词汇与“仁”概念的局部对等性

C. 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习惯

D. 保留术语的文化特色与便于国际传播之间的平衡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5. 在儒家思想中,“仁政”与以下哪些概念紧密相连?
选项:

A. 德政

B. 王道

C. 霸道

D. 法治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6. Ren(Benevolence)的译法是为了保持“仁”的独特性和便于海外认知而采用“差译并举”的方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的“天下”可以翻译为以下哪个
选项:

A. all under heaven

B. all people under heaven

C. all land under heaven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 “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是:
选项:

A. 民众应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 君主应以民众利益为本

C. 国家应完全由民众统治

D. 民众与君主权力平等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哪部典籍?
选项:

A. 《诗经》

B. 《尚书》

C. 《礼记》

D. 《周易》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4. 以下哪些体现了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
选项:

A. 君主与民众之间存在契约关系

B.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C. 君主应高高在上,与民众保持距离

D. 民众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5. 以下哪些历史人物明确表述了重民思想?
选项:

A. 孔子

B. 孟子

C. 秦始皇

D. 荀子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6. “民本”思想认为君主一旦失去民心,就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7. “天下为公”的思想在古代仅指君位应由贤能之人共有,与民众共享国家无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1. “信民”的核心意义是?
选项:

A. 民众要信任政府

B. 政府要取信于民

C. 政府与民众互相信任

D. 民众之间要互相信任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2. “民无信不立”这一观点强调了以下哪一点?
选项:

A. 民众的数量是国家存在的基础

B. 民众的经济状况对国家的重要性

C.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权稳固的关键

D. 民众的文化水平影响国家发展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 以下哪些属于儒家民本思想中对待民众的态度或理念?
选项:

A. 爱民

B. 养民

C. 富民

D. 尊民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4. 在“养民”的具体措施中,儒家提倡哪些方面?
选项:

A. 物质供养

B. 道德教化

C. 严格法制

D. 军事训练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5. 以下哪些表述体现了儒家对君主与民众关系的看法?
选项:

A.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法治应优于人治

D. 民无信不立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6. 利用厚生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物力的效用,使民众生活富裕。“利用”讲的是统治者应当节俭而不奢靡浪费,使物尽其用;“厚生”讲的是轻徭薄赋,使民众生活安宁、富裕、幸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7.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这句话强调了政府应该永远不欺骗民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8. “富民”政策仅仅是增加民众的物质财富,不涉及精神层面的提升。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1. 法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是:
选项:

A. 以德治国

B. 以法治国

C. 以人治国

D. 以礼治国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2. 法家治国思想中的“术”主要指的是什么?
选项:

A. 立法技术

B. 执法手段

C. 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与谋略

D. 法律解释的方法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3. 以下哪些属于法家“法”的范畴:
选项:

A. 成文法律

B. 道德教化

C. 刑罚制度

D. 君主权术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4. 以下哪些观点符合法家关于“法治”的论述?
选项:

A. 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依据

B. 法治优于人治,因为法律更为公正无私

C. 法治的实施应完全排除君主的个人意志

D. 法律应一成不变,不能随时代变迁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5. 法家强调“法治”,因此完全否定道德的作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6.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体现了法家思想中公正执法的原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7. 韩非子将“法”、“术”、“势”三者有机综合,提出:
选项:

A. 法治与人治并重

B. 法治、德治、礼治三结合

C. 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

D. 以术驭法,以势推行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8. 法家与儒家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分歧包括:
选项:

A. 是否强调法治

B. 对待君主权力的看法

C. 对人性的看法

D. 对待战争的态度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1. “德主刑辅”思想中,“德”主要指的是:
选项:

A. 法律制度

B. 道德教化

C. 经济政策

D. 军事力量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2. 儒法兼容的治国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项:

A. 宽猛相济

B. 隆礼重法

C. 德主刑辅

D. 法大于礼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3. “隆礼重法”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应同时重视礼义和法律制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4. “王霸并用”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儒法思想的互补与融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5. 以下哪些术语的翻译体现了儒法思想融合的特点:
选项:

A. 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B. governance based on benevolence

C. emphasis on both law and propriety

D. moral edification supplemented by penalty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1. 《道德经》英译版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主要的翻译高潮?
选项:

A. 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传教士译介阶段

B.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学术探索阶段

C. 1919年至1972年:现代文明启示阶段

D. 1973年至今:强调学术性传播阶段

E. 21世纪初至今:全球文化融合阶段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2. 关于《道德经》英译的早期发展,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 最早的西方文字译本是拉丁文译本

B. 传教士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将《道德经》与《圣经》相比较

C. 早期译本大多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了老子的思想

D. 早期译者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教义

E. 1868年,英国布道会传教士湛约翰出版了第一本《道德经》英译本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3. 在1919年至1972年的翻译高潮中,以下哪些因素促进了《道德经》英译的发展?
选项:

A.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西方学者对现代文明缺陷的反思

C. 老子思想与西方反正统文化潮流的契合

D. 传教士对《道德经》的深入研究

E. 中国学者的广泛参与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4. 以下哪些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在英语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选项:

A. 詹姆斯·理雅各

B. 保罗·卡鲁斯

C. 亚瑟·韦利

D. 辜鸿铭

E. 安乐哲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5. 安乐哲对《道德经》的翻译策略有哪些特点?
选项:

A. 强调中西文化的深层对话

B. 注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诠释

C. 完全摒弃归化翻译,采用异化翻译

D. 在注释中引用大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

E. 尝试从比较哲学的角度阐释《道德经》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6. 《道德经》英译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项:

A. 语种多样,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B. 译本数量众多,传播广泛

C. 每位译者都试图完全把握《道德经》的内在哲理

D. 不同译者对《道德经》的理解和诠释存在差异

E. 文本短小,易于翻译和传播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1. 道家的核心思想体系围绕哪个概念构建:
选项:

A. 仁

B. 道

C. 德

D. 义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2.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的是:
选项:

A. 自然界

B. 顺其自然,不强为

C. 天地运行的规律

D. 人类社会的法则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3. 老子的治国理念包括哪些方面:
选项:

A. 无为而治

B. 以德治国

C. 顺遂民情

D. 以法治国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4. 关于“道”的翻译,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选项:

A. 可音译为“Dao”

B. 可意译为“Way”

C. “道法自然”可译为Dao patterns itself on what is natural

D. “道”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英文词汇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5. 道家的治国理念完全排斥法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6. “治大国如烹小鲜”体现了道家治国应谨慎小心的理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7. “政贵有恒”强调国家大政应保持稳定,不可朝令夕改。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1. 道家的“贵柔守雌”策略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
选项:

A. 积极进取

B. 守成不变

C. 以退为进

D. 勇猛精进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2.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小鲜”指的是:
选项:

A. 小鱼

B. 小鲜肉

C. 小规模的国家事务

D. 微妙精细的治国策略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3. 在道家治国思想中,“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选项:

A. 通过重税和繁重的徭役来加强国家财政。

B. 在战乱或社会动荡后恢复经济,减轻人民负担。

C. 通过军事手段快速扩张国家领土。

D. 强调依法治国,通过严刑峻法来巩固统治。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4. 关于“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翻译,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 可译为Governing a big country is like cooking small fish

B. 强调治国需谨慎小心,不可过度干预

C. 该隐喻体现了道家对法制建设的重视

D. 反映了道家治国策略中的微妙平衡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5. 关于道家治国思想的哲学基础,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选项:

A. 道家治国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法自然”。

B.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具有世界万物之始之母的含义。

C. “道”主要指的是一种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

D. 道家强调“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6. 在翻译“道”这一术语时,以下哪些翻译方法在讲座中被提及?
选项:

A. 音译为Dao

B. 音译为Tao

C. 意译为Way

D. 意译为Path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7. 以下哪些表述体现了道家治国思想中的“贵柔守雌”策略?
选项:

A. 知其雄,守其雌

B.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C. 治大国如烹小鲜

D. 柔弱胜刚强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8. 关于“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念,以下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选项:

A. 强调治国要谨慎小心,避免过多干预。

B. 比喻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简单。

C. 强调大政方针应保持稳定,不可朝令夕改。

D. 治国应该采取严刑峻法,迅速见效。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9. “无为而治”作为道家治国思想的理想境界,其核心意义包括哪些?
选项:

A. 治国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社会自然发展。

B. 治国者应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C. 强调“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

D. 治国者应事事亲力亲为,以确保政策的执行。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1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体现了道家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1.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中,“德”被翻译为哪个英文单词:
选项:

A. power

B. virtue

C. force

D. justice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2. “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最早出自哪部典籍:
选项:

A. 《礼记》

B. 《道德经》

C. 《论语》

D. 《周易》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强调了什么:
选项:

A. 国家利益至上

B. 强权即公理

C. 尊重他国主权

D. 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4. 中国外交理念中,强调和谐与和平的表述包括:
选项:

A. 协和万邦

B. 讲信修睦

C. 以德服人

D. 严刑峻法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5. 以下哪些因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外交思想中的和平理念?
选项:

A.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B.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

C. 义兵王者之志也,暴兵乱者之志也

D. 国虽大,好战必亡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6. 中国特色外交思想中,“求同存异”的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项:

A. 承认各国文化差异

B. 尊重各国主权独立

C. 搁置争议,寻求共识

D. 追求全球文化统一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7. 以下哪些选项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和谐思想:
选项:

A. 协和万邦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严刑峻法

D. 天下为公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8. 在翻译中国古代外交术语时,为何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选项:

A. 仅采用归化翻译能够确保术语的准确传达

B. 仅采用异化翻译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C. 归化和异化相结合能更好地平衡文化传递和理解度

D. 无需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9. “协和万邦”在古代指古代贤德的君主通过仁政使天下诸侯和谐共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10.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既反对战争又重视国防准备的原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11. “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差异中寻找和谐,而非强求一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12. “天下为公”在当今外交语境下,仅指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1. 在儒家思想中,“学以成人”这一概念的核心含义是什么?
选项:

A. 简单地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人

B. 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成为具有理想品格的人

C. 指的是出生即为人,无需学习

D. 强调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2. 《论语》中“君子”一词的英译,哪些译法较为常见且有一定影响力?
选项:

A. the superior man, the good man

B. the moral man

C. exemplary persons

D. gentleman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3. 下列哪些翻译策略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中常被采用?
选项:

A. 音译+释义

B. 直译

C. 意译

D. 音译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1. 下列哪位人物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终生学习”的原则?
选项: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2. 下列哪些术语在儒家治学观中强调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选项:

A. 教学相长

B. 师法之化

C. 人文化成

D. 文质彬彬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3. 下列哪些书籍或文献对于深入理解儒家治学观及术语翻译有帮助?
选项:

A. 安乐哲、郝大维著,《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

B.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复兴》

C. 《论语》

D. 徐晋如,《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1. 下列哪些属于儒家“八条目”的内容?
选项:

A. 诚意

B. 格物

C. 治国

D. 立功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2. 下列哪些人物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英译?
选项:

A. 理雅各(James Legge)

B. 辜鸿铭

C. 伊来瑞(Larry Israel)

D. 安乐哲(Roger Ames)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3. 在儒家事功观中,“齐家”与“治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选项:

A. 齐家是治国的基础

B. 治国是齐家的必然结果

C. 齐家与治国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D. 齐家与治国相辅相成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1. 以下诗人中,哪些是隐逸诗人?
选项:

A. 孟浩然

B. 王维

C. 谢灵运

D. 陆龟蒙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3. “虚己以游世”中,“虚己”是指空虚的自己。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1. 以下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选项:

A. 顾炎武

B. 欧阳修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2. 孔子让教育走向平民化,被冯友兰尊称为“第一位教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3. “程门立雪”典故中的“程”是指程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1. 《论语》中“君子”一词的英译,哪些译法较为常见且有一定影响力?
选项:

A. the superior man, the good man

B. the moral man

C. exemplary persons

D. gentleman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2. 以下属于中国古时五伦的包括
选项:

A. 父子

B. 君臣

C. 夫妇

D. 长幼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3. “仁者爱人”中“仁”的翻译为benevolent。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4. 仁义的翻译为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5. “无欲则刚”里的“无欲”并非绝对禁止“欲”,而是克制私欲、贪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6. “会心”heart-to-heart communication强调的是交友需要志趣、性情契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7. 孔子提倡的“恕道”强调的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9. 《书经》中的“有容,德乃大”认为宽厚待人,才是最高的美德。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1. 下面哪个翻译体现了医学中的“气“,表示对生命体征来说至关重要的能量?
选项:

A. Air

B. Emotional Vitality and Forcefulness

C. Vital Engery

D. Noble Spirit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孙武“不战”的解释
选项:

A. 打不赢就不打

B. 无论如何都不打

C. 打得赢代价太大也不打

D.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不打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3. 下面哪种茶名的翻译不是直译?
选项:

A. Green Tea

B. Pre-Grain Tea

C. Green Snail Spring

D. Huangshan Maofeng Tea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4. 中医里讲的“上工治未病”值得是下面几个理念里的哪几个?
选项:

A. early discovery

B. early prevention

C. early comfort

D. early treatment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5. 医者仁心里面的“仁心”包含了以下哪几点?
选项:

A. a compassionate heart

B. a sense of empathy

C. a caring heart

D. a desire to relieve suffering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6.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气”的道德属性的解释
选项:

A. 精气

B. 气骨

C. 气体

D. 正气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7.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对“兵”的解释
选项:

A. 兵士

B. 战争

C. 道义

D. 兵器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8. 下列哪几项是茶的作用?
选项:

A. 食补药理

B. 休闲情趣

C. 巩固友情

D. 探讨哲理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9. 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体现了道家精神
选项:

A. 动静结合

B. 天人合一

C. 阴阳相济

D. 物我合一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10. 大医精诚中的“大医”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大爱之心、悲悯之情、救苦之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11. 中医中的“中和”,体现的是人心所达到的中正、和谐的状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12. 17世纪“万里茶道”的开辟,不仅令中国的商业版图达到了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中国风味的标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13. 陆羽《茶经》记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说明了茶最开始产于南方。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14. 说到茶和佛教的关系,禅茶一味,茶的清香给人在生理、精神上的享受和人在禅修时精心顿悟的感受是一致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15. 《大观茶论》里提到: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这句话体现了茶文化和道家关联中“天人合一”这一概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16. 法定“中医”两字是在中医实践的哪个阶段?
选项:

A. 先秦时期

B. 鸦片战争前后

C. 国明党政府统治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1. “天”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含义包括哪些?
选项:

A. 自然意义上的天空或整个自然界

B. 具有人格意志的主宰万物的神灵

C. 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

D. 人类社会中的政治制度

E. 人心中的道德观念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2. 以下哪些选项是孟子对于“天命”的理解?
选项:

A. 天命是上天的命令与赐予

B. 人力无法改变的天意和命运

C. 君主德行必须与天之四季相应

D. 天命之性是纯善的,是人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

E. 天命可以逆反,强调人为的作用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3. 下列哪些术语及其英译对应正确?
选项:

A. 天道 - Way of Heaven

B. 天命 - Mandate of Heaven

C. 天命之性 - Nature's Nature

D. 天人合一 - Heaven and Man Are United as One

E. 天人感应 - Nature and Humans Respond to Each Other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4. 荀子关于“天”和“人”的观点包括哪些?
选项: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天人合一,天人同类

C. 明于天人之分,强调天人相分

D. 君主命运是上天授予的,必须服从天子

E. 社会的治乱根本在人不在天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5. 以下关于儒家自然观及相关术语翻译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

A. “天道”是天地万物存在与变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B. “天命”特指君主受命的正当性

C. “天命之性”指天所赋予人的道德本性,是纯善的

D. “天人合一”指天地人相通的世界观,强调整体性

E. “天理”等同于“天命”,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范畴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2: 1. 《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

A. “道”是世界的本源

B. “道”是有形有象的

C. “道”可以被命名

D. “道”包含万物的运动发展规律

E. “道”无法被准确定义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3: 2. 下列哪些是对“道”的准确翻译?
选项:

A. God

B. The Creator

C. Dao

D. Way

E. Nature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4: 3. “道法自然”这一思想在《道德经》中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

A. 道是遵循自然的规律

B. 道是自然的主宰

C. 道是超越自然的存在

D. 道与自然相互独立

E. 道是自然运行的法则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5: 4.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道家宇宙观中强调的是什么关系?
选项:

A. 天与人的对立关系

B. 天与地的相互作用

C.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D. 阴阳的互补关系

E. 天地万物的相互感应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6: 1. 以下哪些体现了中国道家辩证思维
选项:

A. 物极必反

B. 福祸相依

C. 有为无为

D. 天人合一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7: 1.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种生产生活实践?
选项:

A. 战争防御

B. 农耕文明

C. 航海探险

D. 城市建设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8: 2. “二分二至”指的是哪四个节气?
选项:

A.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C. 小暑、大暑、小雪、大雪

D.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9: 3. 下列哪些节气反映了温度的变化?
选项:

A. 春分、秋分

B. 夏至、冬至

C. 小暑、大暑

D. 小雪、大雪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0: 4.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了二十四节气术语的翻译策略?
选项:

A. 节气的自然特征与文化内涵

B. 译者的文化背景与语言能力

C. 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与接受度

D. 国际标准术语库的规范与指导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1: 5. 在翻译“二十四节气”时,以下哪些策略被采用过以增强术语的可理解性和文化传播力? A. 使用拼音音译保留原文读音
选项:

A. 采用意译传达节气的文化内涵

B. 结合音译与意译形成“差译并举”

C. 完全依据英文表达习惯进行自由翻译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2: 6. 以下哪些节气名称在翻译时考虑到了季节的起始或中点?
选项:

A. 春分、秋分

B. 立春、立夏

C. 夏至、冬至

D. 雨水、谷雨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3: 7. 在翻译二十四节气时,译者可能会考虑哪些翻译原则以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选项:

A. 简洁性原则,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达

B. 文化性原则,保留节气的文化意象

C. 系统性原则,确保各节气术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

D. 通俗性原则,使用日常用语而非专业术语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4: 8. 以下哪些节气名称的翻译体现了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的直接描述?
选项:

A. 春分、秋分

B. 小暑、大暑

C. 雨水、白露

D. 处暑、小雪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5: 9. “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选项:
答案: 请关注ybaotk.com搜题查看答案





上一篇:中国大学mooc中国共产党历史辅导资料
下一篇:国开《心理学概论》形考任务作业1辅导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