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学MOOC_中西文化比较作业答案
搜索答案,请关注!发送题目查询!
中西文化比较
学校: 无
问题 1: 1. 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产生区域。
选项:
•
A.
日耳曼文化
•
B.
希伯来文化
•
C.
基督教文化
•
D.
古希腊罗马文化
答案: 古希腊罗马文化
问题 2: 2. 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只能形成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3: 3. 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都应该考虑进来。()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4: 1. 以下正确描述阴谋诡计的是()。
选项:
•
A.
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B.
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
C.
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
D.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答案: 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问题 5: 2. 以下正确描述格律诗的是()。
选项:
•
A.
格律诗不存在生命周期
•
B.
格律诗包含不同的格律
•
C.
格律诗的格律通用于不同的时代
•
D.
格律
诗最盛于唐宋
答案: 格律诗包含不同的格律
问题 6: 3. 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这句话中“党”是指()。
选项:
•
A.
持有共同政见的群体
•
B.
具有相同背景的群体
•
C.
政治对立中的群体
•
D.
以自身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群体
答案: 以自身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群体
问题 7: 4. 古代史书主要记录大量有利于社会安宁稳定的事件,而忽略一些灾难,这是受到了当政者意志的影响。()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8: 1. 汉语可能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有()。
选项:
•
A.
情理型
•
B.
艺术型
•
C.
直观型
•
D.
听觉型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9: 2. 中国现阶段,()文字类型的数量是最多的。
选项:
•
A.
会意字
•
B.
指事字
•
C.
形声字
•
D.
象形字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0: 3. 印欧语系相较于中文,其语言更容易形成以语音为中心的文化。()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1: 4. 汉语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2: 1. 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包括()。
选项:
•
A.
受
•
B.
想
•
C.
行
•
D.
识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3: 2. 中国人主张征服内在自然。()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4: 3. 古代中国人除了用工具实验,还用自己身体来体知、体察世界。()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5: 1. 政治独裁和经济独裁都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6: 2. 中国古代从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胎教这个做法了。()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7: 3. 一切政治制度都要吻合经济基础。()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8: 4. 圣人政治强调用贤是中国政治理念的核心。()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19: 1. 中国政治的权力监督机制包括()。
选项:
•
A.
皇帝
•
B.
谏官
•
C.
拾遗
•
D.
史官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0: 2. “除了皇帝具有尊荣之外,中国人中没有贵族、没有特权阶级”是()的观点。
选项:
•
A.
尼采
•
B.
亚里士多德
•
C.
黑格尔
•
D.
苏格拉底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1: 3. “不学礼仪无以立”是()的名言。
选项:
•
A.
庄子
•
B.
孔子
•
C.
老子
•
D.
孟子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2: 4. 黑格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中国的官员是最有才智最有学问的人,德国可以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3: 1. 一个国家应该采用什么政体,应该符合它的历史文化积淀、政体需要,但不用考虑现实状况。()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4: 2. 万物自协调理论是泰勒斯提出的。()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25: 3. 万物自协调理论认为一切政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成为较好的政体。()
选项:
答案
:
请关注贰壹壹题库查看答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中国大学mooc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期)辅导资料下一篇:中国大学mooc_自然辩证法辅导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