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秋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04
关注【】,回复【试题】获取试题答案
一 、单选题
1. 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 )相联系的。
A. 社会性需要
B. 生理需要
C. 安全感的需要
D. 爱与被爱的需要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超常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显著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 语言发展早且快速
B. 逻辑思维能力强
C.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D. 感知觉敏锐,善于观察
答案:C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模型,证明了他是( )的代表人物。
A. 先天决定论
B. 后天环境论
C.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D. 全语言教学理论
答案:A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克伯屈
B. 桑代克
C. 格赛尔
D. 皮亚杰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 )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图式的内容,引起图式的量变。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化
D. 成熟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认生出现在依恋关系发展的( )阶段。
A. 前依恋阶段
B. 形成中的依恋阶段
C. 清晰的依恋阶段国开一网一平台
D. 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以下不属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是( )。
A. 保护“胎儿脑”
B. 营养“幼儿脑”
C. 收益“运动脑”
D. 刺激“敏感脑”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以下不属于托幼机构教师的职业理念的是( )。
A. 对职业价值的认知
B. 对师幼关系的认识
C. 对薪资待遇的期望
D. 核心教育教学观念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 )是指人类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及这些变化的过程。
A. 动作发展
B. 身体发展
C. 行为发展
D. 能力发展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幼儿正在听老师讲故事,突然进来一名家长,幼儿开始往门口张望,此时出现的注意是(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稳定注意
D. 随意注意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二 、多选题
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呈( )特点。
A. 阶段性国开一网一平台
B. 可逆性
C. 上升性
D. 连续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托幼机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性人格特征。包括( )
A. 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B.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C.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
D. 具有进取心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狭义学前特殊儿童,包括( )。
A. 身心障碍学前儿童
B. 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
C. 病弱学前儿童
D. 超常学前儿童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足月产新生儿逐渐消失的无条件反射动作有哪些( )。
A. 抓握反射
B. 吮吸反射
C. 游泳反射
D. 行走反射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以下属于语言获得的传统理论的是( )。
A. 先天决定论
B. 后天环境论
C. 全语言教学理论
D.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个体因素
B. 家庭因素
C. 社会因素
D. 遗传因素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注意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注意的发展水平的特征,包括(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
A. 华生
B. 斯金纳
C. 皮亚杰国开一网一平台
D. 班杜拉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身体各感觉通道发展的基本特征。( )
A. 相互作用
B. 不同适应
C. 对比感受
D. 相互独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3-6岁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策略。包括( )
A. 消除消极情绪的能力
B. 识别并命名情绪的能力
C. 认出他人情绪的能力
D. 理解产生情绪状态的情境及反应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三 、判断题
1. 在以教师为中心、师幼关系紧张的托幼环境中,学前儿童会产生更高程度的压力、紧张、挫败情绪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教学归因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成败评价和归因。(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3-6岁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确立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学前儿童在社会适应层面,主要面临两次大的挑战,即入园适应和入小学适应。(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实,该阶段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陈鹤琴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精细动作是指由身体的小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包括画画、书写、缝纫和使用叉子、勺子和筷子这些进食用具。(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中仅有两种身体活动,一种是无条件反射活动,另一种是一般性的身体反应活动。( )
A.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基本情绪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出现的情绪,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由外在和内在活动表现出来。(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同情和移情是一种情绪反应。(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
B.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1. 早期的学前儿童观受古希腊先哲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西方人多半把学前儿童看成是“小大人”,即成人的雏形。(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2. 早期体验能让学前儿童学习到文化多样性,可以发展其独特潜能。(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3. 随着脑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人脑不具有可塑性。(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4. 从出生到2岁是最易引起营养伤害的脆弱期,该时期的营养不良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5. 学前儿童缄默症是指没有获得语言功能的学前儿童。(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6. 具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倾向的学前儿童的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且通常在12个月前就开始显现。( )
A. √
B. ×国开一网一平台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7.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体现了注意的指向性。(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8. 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9. 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是消极词汇。(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0. 言语和语言作为两个简单又相像的词语,其概念相同。(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四 、案例分析题
1. 22个月的洋洋与19个半月的包包初次见面,包包正在摆弄手中的玩具,并未注意到同伴的到来,洋洋则对新朋友十分感兴趣,激动地走上前去,抓住包包的胳膊不停摇晃,包包抬头,惊讶地注视新朋友,此时洋洋一巴掌拍在了新朋友的脸上。洋洋爸爸即刻严厉指责孩子的行为,洋洋妈妈则不满于爸爸的指责,认为没关系,这是小朋友的交往方式。 问题: (1) 请分析洋洋和包包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 的影响? (2) 案例中洋洋妈妈和爸爸对洋洋“打人”事件的处理有何不足之处?应如何引导。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关注【】,回复【试题】获取试题答案 |
上一篇:【国开搜题】国家开放大学 一网一平台24秋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06期末考试押题试卷与答案下一篇:【国开搜题】国家开放大学 一网一平台24秋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05期末考试押题试卷与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