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法律实务形考任务四(需要辅导教师评阅)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12|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3: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考任务四(需要辅导教师评阅)答卷
形考任务四(需要辅导教师评阅)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案例一 原告陈某、沈某诉称,2007年2月4日晚,被告俞某因其理发店被盗,怀疑是两原告所为,强行进入原告家非法搜查,原告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意了被告的要求。被告搜出镯子一只,便称是其店中被盗之物,遂拉原告到派出所处理。事后,被告又散布两原告偷了其家中之物的谣言。特别是2007年2月13日下午,被告见原告沈某回娘家,无事生非,公然辱骂其是“贼骨头”。被告的行为在当地给原告造成了恶劣影响。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0元等。 法院经调查原告的诉讼理由基本属实。 请问:法院应如何进行审判?理由如何? 答案:
法院应判决被告侵害了原告的人身权。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被告在家中发生被盗情况后,怀疑是原告所为,到原告家中进行搜查,属违法行为。此后,在未查清事实的情况下,被告又在公共场所辱骂原告,在一定范围内侵害了原告的名誉,使原告的精神受到了损害。一网一平台答案
(3)针对被告给原告造成的侵权损害,被告应向两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对两原告的精神损害作适当赔偿。
2.案例二 甲经人介绍,在某厂做了搬运工,每月800的收入,平时就住在工厂的宿舍里。由于工作辛苦,宿舍又离厂较远,甲打算从乙处花900买辆摩托车。此事遭到甲的父母强烈反对,但甲还是将摩托车买下了。几个月后,甲因患精神分裂症,无法工作和独立生活。由于,甲今年刚满17周岁,其父母找到乙,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乙返还钱款,拿走摩托车。 请问:甲的父母的主张有没有法律根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吗?为什么? 答案:
甲的父母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因甲在购买乙的摩托车时虽然只有17周岁,但甲年满16,并且有工作有收入。 按我国民法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合法有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至于几个月后,甲因患精神病,丧失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他几个月前健康状况正常的情况下行使的民事行为无直接联系。一网一平台答案
3.案例三 某日深夜,甲独自下班回家。歹徒乙持三角刮刀欲抢劫甲财物,甲奋力反抗,终于夺下乙的三角刮刀,并将乙推倒在水泥地上,乙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甲气恼万分,不肯罢休,恐其醒来后继续作恶,遂持三角刮刀向乙左胸猛刺十数刀,致其死亡。 问:(1)甲导致乙昏迷的行为属什么性质? 为什么? ?? (2)甲在乙昏迷后又将其刺死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为什么? ?? (3)假设由于甲用力过猛,乙头部着地,当即就死亡,甲又该承担什么责任 为什么?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 刑法》第20条规定,对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但这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即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如果该暴力犯罪已经结束或者不法侵害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继续侵害的能力,则不允许对其进行所谓的无过当防卫。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面对不法侵害,抢过刀子,并将其推倒在地,使其失去侵害能力,是一种正当防卫。但是,在宋某失去侵害能力时,王某对宋某实施伤害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此时宋某成为被害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4.案例四 某甲今年17周岁,是某外企的职工。2009年1月,某甲在一家百货公司购买了一条价值15000元的镶钻白金项链。回家后,某甲的父亲认为:某甲尚未成年,自己是监护人,孩子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如此大额的交易。因此,父亲来到百货公司,要求退货。百货公司认为,货已经售出,而且无质量问,拒绝退货。 问: (1)甲可否与百货公司进行这一买卖行为?为什么? (2)在此买卖关系中,百货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为什么? (3)如果甲是15周岁的在校学生,甲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
(1)甲可以与百货公司进行这一买卖行为。因为甲虽然未满18周岁,但她已是外企职工,能够以自己的收入为其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能够以自己的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在此买卖关系中,百货公司的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从题意上看,双方平等自愿,商品符合质量标准,双方主体资格都合格,行为的内容、方式均符合法律规定,所以,买卖行为有效。
(3)如果甲是15周岁的在校学生,甲的买卖行为不能当然有效,此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取决于其法定代理人的态度。因为,15周岁的自然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上万元的交易活动显然已超出了其能力可及的范围,与其年龄和智力状态不相适应。但并非一定无效,若其父母予以追认,则有效;其父母拒绝追认,则行为无效,应当退货还款
5.案例五 甲了解到,邻居王某最近出高价购得一批名画,有几幅就挂在客厅里。某日,乘王家全家出去赴宴的机会,甲欲去王家偷那几幅值钱的名画。他刚从外墙翻入王家的客厅准备实施盗窃,突然听到有响声,以为有人进来,急忙逃走。实际上并没有人来,是风引起的声响。 问: (1)甲是犯罪中止吗?为什么? (2)甲的行为是犯罪吗?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甲的行为不是犯罪中止。因为,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甲虽然停止了犯罪,但并非出于他的自愿。他停止犯罪是被迫的,没有自动性。所以,他的行为不是犯罪中止。一网一平台答案
(2)甲的行为是犯罪,属于犯罪的未遂。因为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甲误以为有人来了,才没有来得及实施盗窃行为,并不是甲主动停止的,所以是犯罪未遂。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法律实务形考任务一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法律实务形考任务二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