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2答卷
任务2一网一平台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网一平台答案
1. 请选择你所生活或者工作的区域谈谈对台经贸交往的现状、特点和前景分析。一网一平台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是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历经曲折,并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冲击,但由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贸关系仍得到平稳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 近30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领域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格局已见轮廓。目前,大陆已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两岸经济互惠互利的效应日益显现。 1.两岸互成重要贸易伙伴两岸贸易在大陆和台湾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两岸贸易的迅速发展,两岸市场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台湾与大陆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1990年,大陆是台湾第九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第二十大进口市场;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陆已上升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到2007年,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台湾是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一大逆差来源地。到2010年,两岸签署了ECFA协议,两岸各有267项与539项货物可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实现免关税进入对方市场,还提出将设立经合会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与争端机制等4项协商。可见,中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台湾则是中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两岸经贸交流实现质的飞跃。2.台湾向大陆投资积极扩展 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变,台商在大陆投资格局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总体上来讲,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逐渐转移过程,只是转移的程度与速度各地有所不同。台商投资企业的地域性聚集现象突出,投资的地域性很强。目前,仅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聚集了约70%的台商投资,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其中以广东和江苏两省最为集中。与此同时,台商投资项目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投资中小企业转向了投资大型企业,从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3.两岸产业内分工从垂直走向水平合作初期,两岸双边贸易同时存在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情形,其中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台湾地区向大陆出口的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较高附加值;而大陆向台湾地区出口的产品,虽然基本与台湾向大陆出口属同类产品,但是在大陆完成的是简单的加工或者装配,附加值较低,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不过,随着近年台资企业工厂向大陆转移的深入发展,两岸产品档次的差异正逐渐缩小,正在形成互补性的分工。再者,大陆近年来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原来台湾占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台资企业在两岸的产业内分工投资则对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总的来说,海峡两岸产业间分工已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并正在从产业内的垂直分工向产业内的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4.两岸人员交流、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2008年7月, 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后,在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大陆民众赴台旅游非常踊跃。2010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数达到109.5万人次,超过日本成为台湾的第一大旅游客源。累计两年多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观光效益已突破1400亿元新台币。同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大陆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投资台湾证券及期货市场,放宽大陆台企回台上市的资格限制,取消台湾上市公司可持有大陆企业股权不得超过20%以及企业投资大陆不得超过其净值40%的规定。同时,台湾当局将银行、保险与证券业列入了大陆企业投资许可项目,两岸金融业双向交流于下半年正式启动。2009年4月,在第三次“陈江会谈”中,两岸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原则性共识。两岸经贸合作新局面进一步形成。二、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2011年,大陆将进入“十二五”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及扩大内需策略的深化,有助于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台湾自身经济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各种问题,以及2012年台湾“大选”可能产生政策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将呈现不断排除艰难,稳步推进的格局。1.两岸经贸互动将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由单向交流走向有选择性的双向交流2008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会”协商机制的确立,开启了两岸准官方的制度性协商渠道。今后,两岸可在制度层面解决两岸交往中的一些问题,为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打下坚实基础。2.两岸服务业合作空间巨大 通常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主要是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但随着大陆逐渐兑现入世承诺,服务业及内销市场已逐步对台商开放。一部分台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开始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具体包括金融、流通、通讯、医保、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工种顾问等利用知识而产生高附加值的领域。大陆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43%,对于全球而言还相对比较低,而台湾的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了70%,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许多可取的经验,两岸服务业的合作空间很大。3.两岸在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在未来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战略目标之一。2009年大陆首度提出了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同时确立了“七大战略产业”将是继“十大振兴产业之后”中国经济成长的大引擎,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经济成长轴心。而在同年台湾当局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将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作为台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大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台湾的“六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共通性,两者的接轨对两岸经贸的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例如发展节能减碳的新能源方面,太阳能产业就是两岸可促进合作的领域。大陆在该产业中优势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台湾方面在该产业中的优势位于产业链的下游(模组、发电等)。发展节能减碳的新能源也是全球化的趋势,两岸在这方面的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很大。
一网一平台答案 |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福建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平时作业2答卷参考答案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福建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任务3答卷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