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陕西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成性考核一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17|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成性考核一答卷
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的作品>_。
答案:在酒楼上

2. 黑衣人(宴之敖者)是鲁迅历史小说____ 中的人物。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铸剑》

3. ____ 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和文学理想。
答案:《边城》

4. 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 。
答案:《竹林的故事》

5. 《呼兰河传》体现着成年萧红对____ 。
答案:童年生活的回忆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6. 烟鹂和振保是张爱玲小说____ 中的两个人物。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

7.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____ ,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
答案:没有“故事”的小说
8. ____ 典型地体现了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答案:《梅雨之夕》
9. “墙”是 张爱玲的小说____ 的一个重要意象。
答案:《倾城之恋》

10. 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 中主要人物之一。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霜叶红于二月花》


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具有一种淡化的悲剧氛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开放结局更给人以无限思考和遐想的余地。试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沈从文所有湘西系列小说中都带有对过去美好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淡淡的失落的怅惘。翠翠的爱是那么纯洁晶莹,又如同一个缥缈的浮在水面上的梦。《边城》中的悲剧,既有作家对宗法传统社会美好人情、人性关系失落的叹惋,也有对主人公不可预期的未来命运的忧虑与凝眸。

一网一平台答案
12. 为什么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小说?
答案:这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首先,作品呈现的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其次,小说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尤其是全章结束时“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这些都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前述充满童趣的欢乐的调子与纯真之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成年人回顾童年时的感受。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论述题(40分)
13. 分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形象。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她对女性可悲生存处境的感知与体悟。《倾城之恋》也是如此。它可以看作是一曲女性生存困境的苍凉之歌。对于白流苏,很多人将她视作情场的赌徒,是个以婚姻为职业,借“谋爱”来“谋生”的恶俗女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封建专制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受害者,是个值得同情和悲悯的弱者形象。在流苏眼中,婚姻的目的不是寻求情感的归宿,而是获取必要的物质倚靠以保障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流苏的离婚--回家--再嫁的人生轨迹,恰恰具体而感性地体现了这一真实。同张爱玲笔下的其她女性相比,流苏应该算一个勇敢的女性,她敢于离婚,也敢于走出去,寻求新的生活。然而,女性在几千年高压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形成的对于男性根深蒂固的依赖性与寄生性,却又深深束缚着流苏的灵魂,那种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相已经渗透为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出走的结果也无非是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陕西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陕西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成性考核三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