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_终结性考核0
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_终结性考核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坚持又红又专,“红”是( )。
A. 专业知识
B. 专业技能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专业能力
D. 政治方向
答案:
2.理想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 );二是具有现实可能性。
A. 目的性
B. 无行为性
C. 主观性
D. 无目的性
答案: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即无产阶级民主或叫人民民主,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或( )制度。
A. 生态
B. 经济
C. 政治
D. 文化
答案:
4.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之间的关系。
A. 自然
B. 数学
C. 化学
D. 物理
答案:
5.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一般来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 )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新型的职业道德。
A. 等级制
B. 个体制
C. 公有制
D. 私有制
答案:
6.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动机与效果
B. 物资
C. 动机
D. 效果
答案:
7.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解决( )的问题。
A. 劳动态度
B. 家庭纠纷
C. 报酬多少
D. 工资多少
答案:
8.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道德观( )的阶段。
A. 启蒙
B. 形成
C. 成熟
D. 潜在
答案:
9.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依法行政是控制( )膨胀的必然选择。
A. 经济
B. 人口
C. 行政权力
D. 私欲
答案:
10.职业道德在内容方面,总是要鲜明的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 ),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A. 责任
B. 利益
C. 工资
D. 薪酬
答案: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各种利益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出发,个人价值取向呈现( )态势。
A. 单一化
B. 归一化
C. 一元化
D. 多样化
答案:
12.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社会的诞生,都必然要经过“长久的阵痛”,经过一个历史过程,这是( )的法则。
A. 化学
B. 历史
C. 技术
D. 物理
答案:
13.“红”与“专”指的是( )的关系,是德与才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
A. 政治与业务
B. 政治与经济
C. 政治与文化
D. 政治与网络
答案:
14.(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 宪法
B. 刑法
C. 法律
D. 地方法规
答案:
15.职业道德在调节范围上,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 )人员的。
A. 本职业
B. 其他部门
C. 非本职业
D. 其他职业
答案:
16.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A. 虚无
B. 主观
C. 虚拟
D. 现实
答案:
17.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有利于使所学的书本知识与( )知识相结合。
A. 理论
B. 实际
C. 观念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空洞
答案:
18.为了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强调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要善于。
A. “自我解剖”
B. “自我揭短”
C. 只批评他人
D. “相互揭短”
答案:
19.法制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而定的,狭义法制是( )制度的简称。
A. 经济
B. 法律
C. 政治
D. 文化
答案: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 ),把经济搞上去。
A. 上层建筑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
答案:
21.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的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 )。
A. 夫妻和睦
B. 尊老爱幼
C. 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 男女平等
答案:
22.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的内容包括( )。
A. 又红又专
B.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C. 学习理论,理论联系实际
D. 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答案:
23.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有( )。
A. 对巩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C. 对保护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D. 在保障和发展对外交往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24.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B. 诚实守信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爱岗敬业
D. 办事公道
答案:
25.爱情的特征有( )。
A. 自主性
B. 对等性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专一性和排他性
D. 持久性
答案:
26.职业道德在形式方面,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形式方面,往往比较( )。
A. 多样
B. 具体
C. 抽象
D. 灵活
答案:
27.古人具体修养方法有( )。
A. 反省
B. 积善成德
C. 慎独
D. 防微杜渐
答案:
28.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种( )的拼搏精神。
A. 不畏劳苦
B. 坚忍不拔
C. 勇往直前
D. 不怕困难
答案:
29.道德是通过( )等精神力量来维持。
A. 人们的内心信念
B. 教育
C. 社会舆论
D. 习惯以及传统
答案:
3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 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