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6_形考任务6:阶段测验(10分)0
形考任务6_形考任务6:阶段测验(10分)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
1.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一网一平台答案
B. 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C.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D. 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2.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是指(? )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净值
D. 国民收入
答案:
3.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 ?)
A. 增加投资
B. 减少投资
C. 增加消费
D. 减少消费
答案:
4.引致消费取决于( )
A. 自发消费
B. 平均储蓄倾向
C. 收入
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
5.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不能肯定
答案:
6.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答案:
7.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 ? )
A. 资源没有被利用
B. 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C. 国民收入减少
D. 国民收入增加
答案:
8.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答案:
9.奥肯定理说明了(? )
A.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10.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自然失业
答案:
1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答案:
12.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 ?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答案:
13.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 ?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消费倾向
C. 边际进口倾向
D. 边际效率倾向
答案:
14.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I+G+X+N=S+T+M+F
答案:
15.根据哈罗德- 多马模型,当资本产出率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A. 5%
B. 80%
C. 20%
D. 15%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二、多选题(10道,共30分)
16.保证四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有(?? )
A. 商品市场均衡,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国际收支均衡
C. 要素市场均衡
D. 金融市场均衡
E. 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
答案:
1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是(? ? ? )
A. 单方面的
B. 是双重的
C. 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
D. 使国民收入数倍减少
E. 不存在的
答案:
18.LM曲线 (????? )
A. 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 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一条曲线
C. 描述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一条曲线
D.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E. LM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19.总供给的构成是(? ? )??
A. 净出口
B. 居民的消费
C. 居民的储蓄
D. 政府的税收
E. 进口物品
答案:
20.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 ? )
A.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B. 就业政策
C. 价格和工资管制
D. 产业政策
E. 收入指数化
答案:
21.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
A. 劳动力供求状态
B.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 政府政策的影响
D.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答案:
22.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 ? ?)?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B. 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C.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D.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E. 表示政府采取旨在使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
答案:
23.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 ?)??
A.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降低存款准备率
D. 降低再贴现率
E. 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
答案:
24.?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 )
A. 初始进口
B. 边际进口倾向
C. 国民收入
D. 边际消费倾向
E. 消费者剩余
答案:
25.关于经济周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B. 经济周期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波动
C. 每次经济周期是相同的
D. 经济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E. 科斯定理作用于经济周期
答案:
四、配伍题(10道,共20分)
36.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A. 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
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
B. 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C. 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D. 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答案:
37.平均储蓄倾向:(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答案:
38.货币需求:(???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是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相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B. 也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C. 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D.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答案:
39.总供给:(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答案:
40.周期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答案:
41.结构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答案:
4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答案:
43.税收:(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答案:
44.固定汇率:( )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答案:
45.加速原理:(??? )
A. 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B. 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
C. 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的增加。
D. 是资本存量与产出量或国民收入总量之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