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形考作业_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1-3章,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0
第一次形考作业_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1-3章,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0
试卷总分:100 得分:30
一、单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圆圈,每题2分,共20分)
1. 教育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 )。
A. 宏观策略
B. 行为规范
C. 规章制度
D. 行动准则
答案:
2.教育政策的协调作用是指政策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 )的制约和调节能力。一网一平台答案
A. 法律关系
B. 行动规范
C. 失衡状态
D. 利益冲突
答案:
3.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程序包括:( )的确定、方案的拟定、方案的论证、方案的颁布实施、方案的评价五个步骤。
A. 制定机构与人员,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政策内容
C. 制定方法
D. 政策目标
答案:
4.教育政策的( ),是指在政策执行后导致与政策有关的社会资源、利益及成本公平分配的程度。
A. 公开性
B. 公平性
C. 公正性
D. 原则性
答案:
5.教育政策( ),是指教育政策分析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政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以保证教育政策实现预期目标,从而维护和促进社会正义与公正的活动。
A. 运行
B. 分析
C. 评价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实施
答案:
6.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 ),描绘了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施蓝图。
A.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D.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答案:
7.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宣布了( ),第一次将教育平等的观念以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循的原则公布出来。
A. 《世界教育报告》
B. 《世界人权宣言》
C.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D. 《儿童权利公约》
答案:
8.1989年9月1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学前教育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向法治化建设迈进。
A. 《幼儿园管理规定》
B. 《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幼儿园管理条例》
D. 《幼儿园暂行规程》
答案:
9.由国务院发布的《教育督导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教育督导(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A. 规章
B. 规范性文件
C. 行政法规
D. 法律,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
A. 综合治理
B. 依法治教
C. 促进公平
D. 关注平等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方块,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1.从发挥的作用的角度来看,教育政策可分为( )。
A. 具体政策
B. 宏观政策
C. 限制性政策
D. 鼓励性政策
答案:
12.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制定我国教育政策的主体:( )。
A. 党的基层组织
B.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C.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
答案:
13.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B. 政治性原则
C. 实事求是的原则
D. 群众路线原则
答案:
14.教育政策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施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哪些方面:( )。
A.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B. 依靠广大教育主体贯彻执行
C. 依靠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D. 依靠党的各级组织贯彻执行
答案:
15.教育政策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实用程度、( )。
A. 超前程度
B. 准确程度
C. 合适程度
D. 可行程度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简述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答案:教育政策的稳定性是指教育政策一经制定、 公布、执行,在一定时期内不能随意变动,而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其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教育政策是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 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因此,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尚未完成之前,与之相应的教育政策就应保持稳定不变。其次,由于教育政策是指导、规范教育事业运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指南。因此,要求教育政策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就会失去其作用,使教育工作无章可循,陷入混乱。政策的可变性是指政策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政策基 本点不变的前提下,对政策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二是政策确定的目标已完成,或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原定政策是错误的,必须根本改变或废止。政策的稳定性并不排斥政策的可变性,从根本上说,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政策的可变性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教育政策不仅会发生变化,而且应当发生变化。通常,教育政策的变化有三种情况: -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完成之后,为其服务的教育政策也随之变化;二是客观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现实发生明显改变时,教育政策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三是随着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政策本身需要不断修正、充实与完善,否则便会使改革落后于形势。
17.简述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步骤。
答案:答:教育政策实施分为以下五个基本步骤:(1)政策下达阶段;(2) 政策学习和领会阶段;(3) 政策试点阶段;(4) 政策展开阶段;(5) 政策总结阶段。
18.简述我国重要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
答案: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为:(1)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3)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4)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式发展;(5)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
四、论述题 (本题20分)
1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的认识。
答案:导向作用是指教育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其表现在:第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第二,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规定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导向作用的作用形式表现为直接导向和间接导向两种。直接导向,是指教育政策对其调整对象的直接作用。间接导向,是指教育政策对非直接调节对象的影响。导向作用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趋前性,是指教育政策的作用不单单是调整现存关系,更重要的是指导未来。这样才能发挥其推进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二是规定性,即为人们的行为确定界限,支持什么,限制什么,鼓励什么,抑制什么,都是十分明确的。所以,教育政策对象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所做出的全部行为,都受到这一规范的引导。
五、学习心得撰写题(本题20分)
20.请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和身边的实际,以“我所理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为题,撰写一篇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方面的学习心得。
【要求】
(1)请认真阅读本课程文字教材或网上学习资料,查阅相关资料,请结合实际撰写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意义、特点、作用,以及当前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认识。
(2)学习心得撰写要求:重点突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1000字以上。
答案: |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数学基础12形考作业1作业一(占形考总分的15)参考答案_1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技术形考作业7形考作业7参考答案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