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二次作业0
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二次作业0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1. “追求超前介入”是( )受体与写作活动关系的变化之一。
A. 纸质传媒时代
B. 电子媒介时代
C. 口传文化阶段
D. 印刷文化阶段 答案:
2.文章体式是写作 中 被遵从的文章类型, 可由文章 三 个 方面的总体要求 来 概括 ,但不包括哪一项: ( )。
A. 文章的 语言
B. 文章的 结构
C. 文章的格式一网一平台答案
D. 文章的体制
答案:
3.适应处理法律事务而形成的语言体系 是:( )
A. 科学语体
B. 法律 语体
C. 新闻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4.“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写作主体必须明确考虑的( )之一。
A. 载体意识,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客体意识
C. 受体意识
D. 主体意识
答案: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定 格式 : ( )。
A.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B. 文摘编写规则
C.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D. 协议书格式
答案:
6.以语言表达的有力 、 动人为目的,表述活泼、生动、形象 的 修辞方式 属于: ( )。
A. 规范修辞
B. 积极修辞
C. 科学修辞
D. 消极修辞
答案:
7.不把受体当成无知者,而是在智慧、知识上尊重受体,这是作者对读者的( )态度。
A. 平视
B. 俯视
C. 仰视
D. 不视
答案:
8.为顺应受体的猎奇探秘心理,写作主体可以( )。
A. 采取胡编乱造、捕风捉影的手法“惊爆”内幕
B. 用低级趣味、哗众取宠的办法“揭秘”
C. 将自己的取材目光投注在社会的“热点”“焦点”“盲点”上
D. 以违反科学、凭空捏造的方式“探索”
答案:
9.求知受益心理、猎奇探秘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是( )的心理特征。
A. 载体
B. 客体
C. 受体
D. 主体
答案:
10.阅读兴奋点更容易集中在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盲点问题三个方面,这是( )的主要特征。
A. 通俗读者
B. 国外读者
C. 业余读者
D. 专业读者
答案:
11.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的语体是: ( )。
A. 科学语体
B. 新闻语体
C. 文艺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12.通过系统地论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思维的规律,使读者获得理性认识的语言体系 是:( )
A. 科学语体
B. 新闻语体
C. 文艺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13.写作受体一方面自己愿意是“被关注者”,希望从文章作品中读到自己的生活,完成自我观照;另一方面自己也希望把自己对生活的关注或者对写作主体的关注及时准确地投射出来。这是受体的( )。
A. 猎奇探秘心理
B. 求知受益心理
C. 平等对话心理
D. 介入互动心理
答案:
14.“读者”与“受体”的最关键区别是( )。
A. 读者的反馈有“滞后性”,受体的反馈没有“滞后性”
B. 读者是被动的,受体是主动的
C. 读者是相对于文章而存在的,而受体是相对于写作活动中的主体而存在的
D. 读者不能参与写作主体的活动,而受体可以参与。
答案:
15.文章体式 的 特点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 规范性
B. 综合性
C. 流变性
D. 固定性
答案:
16.不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剥夺受体对作品再创造的积极性,这是忽视了受体的( )。
A. 猎奇探秘心理
B. 求知受益心理
C. 平等对话心理
D. 介入互动心理
答案:
17.描写的要素不包括哪一项: ( )。
A. 描写的 语言
B. 描写的视点
C. 描写的对象
D. 描写的人称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惯例格式 : ( )。
A. 诗词格律
B. 广告格式
C. 公文格式
D. 书信格式
答案:
19.不属于 语体 类型范畴的一项是: ( )。
A. 科学语体
B. 法律语体
C. 新闻语体
D. 口语语体
答案:
20.现代写作学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认识到只有通过( )才能对社会人心发生有益影响。
A. 题材与体裁
B. 语言与结构
C. 写作受体
D. 内容与形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