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_1

[复制链接]
查看: 30|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二次作业0
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二次作业0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1. “追求超前介入”是(      )受体与写作活动关系的变化之一。
A. 纸质传媒时代
B. 电子媒介时代
C. 口传文化阶段
D. 印刷文化阶段
答案:

2.文章体式是写作 中 被遵从的文章类型, 可由文章 三 个 方面的总体要求 来 概括 ,但不包括哪一项: (      )。
A. 文章的 语言
B. 文章的 结构
C. 文章的格式一网一平台答案
D. 文章的体制
答案:

3.适应处理法律事务而形成的语言体系 是:(    )
A. 科学语体
B. 法律 语体
C. 新闻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4.“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写作主体必须明确考虑的(      )之一。
A. 载体意识,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客体意识
C. 受体意识
D. 主体意识
答案: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定 格式 : (      )。
A.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B. 文摘编写规则
C.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D. 协议书格式
答案:

6.以语言表达的有力 、 动人为目的,表述活泼、生动、形象 的 修辞方式 属于: (      )。
A. 规范修辞
B. 积极修辞
C. 科学修辞
D. 消极修辞
答案:

7.不把受体当成无知者,而是在智慧、知识上尊重受体,这是作者对读者的(      )态度。
A. 平视
B. 俯视
C. 仰视
D. 不视
答案:

8.为顺应受体的猎奇探秘心理,写作主体可以(      )。
A. 采取胡编乱造、捕风捉影的手法“惊爆”内幕
B. 用低级趣味、哗众取宠的办法“揭秘”
C. 将自己的取材目光投注在社会的“热点”“焦点”“盲点”上
D. 以违反科学、凭空捏造的方式“探索”
答案:

9.求知受益心理、猎奇探秘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是(     )的心理特征。
A. 载体
B. 客体
C. 受体
D. 主体
答案:
10.阅读兴奋点更容易集中在社会的热点问、焦点问题、盲点问题三个方面,这是(      )的主要特征。
A. 通俗读者
B. 国外读者
C. 业余读者
D. 专业读者
答案:

11.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的语体是: (      )。
A. 科学语体
B. 新闻语体
C. 文艺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12.通过系统地论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思维的规律,使读者获得理性认识的语言体系 是:(    )
A. 科学语体
B. 新闻语体
C. 文艺语体
D. 政论语体
答案:

13.写作受体一方面自己愿意是“被关注者”,希望从文章作品中读到自己的生活,完成自我观照;另一方面自己也希望把自己对生活的关注或者对写作主体的关注及时准确地投射出来。这是受体的(      )。
A. 猎奇探秘心理
B. 求知受益心理
C. 平等对话心理
D. 介入互动心理
答案:

14.“读者”与“受体”的最关键区别是(      )。
A. 读者的反馈有“滞后性”,受体的反馈没有“滞后性”
B. 读者是被动的,受体是主动的
C. 读者是相对于文章而存在的,而受体是相对于写作活动中的主体而存在的
D. 读者不能参与写作主体的活动,而受体可以参与。
答案:

15.文章体式 的 特点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 规范性
B. 综合性
C. 流变性
D. 固定性
答案:

16.不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剥夺受体对作品再创造的积极性,这是忽视了受体的(      )。
A. 猎奇探秘心理
B. 求知受益心理
C. 平等对话心理
D. 介入互动心理
答案:

17.描写的要素不包括哪一项: (      )。
A. 描写的 语言
B. 描写的视点
C. 描写的对象
D. 描写的人称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惯例格式 : (      )。
A. 诗词格律
B. 广告格式
C. 公文格式
D. 书信格式
答案:
19.不属于 语体 类型范畴的一项是: (      )。
A. 科学语体
B. 法律语体
C. 新闻语体
D. 口语语体
答案:
20.现代写作学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认识到只有通过(      )才能对社会人心发生有益影响。
A. 题材与体裁
B. 语言与结构
C. 写作受体
D. 内容与形式
答案:

21.第 二 人称叙述是以局外人的角度进行叙述,作者站在旁观 者 立场 。
答案:

22.从文化角度来认识受体,可以把他们分为专业读者、业余读者、通俗读者。
答案:

23.在当今信息时代,文体之间相互融会、渗透、交叉,各种文体优势综合与互补,已经成为大趋势 。
答案:

24.“读者”和“受体”其实是一回事。
答案:

25.文章体式 属于 固定不变的范畴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26.一般来说,女性只会喜欢女作家写的作品。
答案:

27.体制主要解决的是文章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问题 。
答案:

28.以语言表达的明白、平实、准确、 缜密 为目的,表述客观、冷静、合乎语法规范的一类修辞方式 属于积极 修辞 。
答案:

29.为了征服受体,提升受体,写作主体必须俯视读者。
答案:

30.规格主要解决的是文章“依体撰写”的认识问题 。
答案:

31.新闻语体 具有 群体性 的特征。
答案:

32.体制、结构和格式在文章撰写中各司其职,层面不同,功能也不同。
答案:
33.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写作主体,应当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
答案:

34.对写作主体来说,只要注重文章的题材与体裁、内容与形式、语言与结构就可以了。
答案:

35.“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这是没有“受体意识”的表现。
答案:

36.为满足受体对阅读物的可接受性,把《水浒传》包装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这是无可厚非的。
答案:

37.惯例格式具有随机性 , 多由出版、编辑、发行单位或组织临时拟定,要求虽不如法定格式严格,但作为规矩,仍对相关文体的写作有约束力 。
答案:

38.印刷文化的出现,使传者与受体之间的权威不存在了。
答案:

39.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列为叙述的要 素 ,是以偏概全 。
答案:

40.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各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
答案:

41.简述 描写 的 构成要素 有哪些?
答案: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综合考核参考答案_1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单元四 练习参考答案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