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2019秋)_综合性考核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2019秋)_综合性考核0
试卷总分:100 得分:200
1.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
A.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
B. 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
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D. 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
答案: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题,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
A.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B. 人生短暂,及时享乐
C.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D. 为个人谋福利
答案:
3.《光明日报》曾载文指出:“当一个人精神和灵魂陷入和束缚在狭小的自我利益之重视,就会只顾自己而不顾社会,甚至会损害社会的利益,破坏社会的稳定。”上述材料论断主要说明(? ?)。
A. 应尊重和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
B. 人们追求自我利益会破坏社会稳定
C. 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 个人主义对个人、对社会具有极大危害,必须坚决反对
答案:
4.关于幸福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
B. 幸福只讲精神追求,不考虑物质条件
C. 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D.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答案:
5.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 )。
A. 评判事物的标准
B. 理想实现的保障
C. 对真理的追求
D.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案:
6.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
A. 片面性
B. 政治性
C. 多样性
D. 共同性
答案: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
A. 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
B. 共产主义社会
C.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
8.理想是(? ?)。
A. 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
B. 纯粹主观的
C. 为社会的少数人谋利益
D. 不可能实现的向往
答案:
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指的是(? )
A. 科学精神
B. 民主精神
C. 时代精神
D. 人文精神
答案:
10.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
A. 民族精神
B. 时代精神
C. 宝贵精神
D. 中国精神
答案:
11.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
A. 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案:
12.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即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B.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答案:
1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应下大功夫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A. 绝非一日之功
B. 可以速成
C. 仅需良好的社会氛围
D. 仅需主观努力
答案:
14.( )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
A. 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 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答案:
15.“韦编三绝”指的是( )下苦功夫、求真学问的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
A. 荀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孔子
答案:
16.“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这一传统优秀文化观点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答案:
17.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 ),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A. 相比,后者先于前者
B. 相比,前者先于后者
C. 相差很大
D. 大体一致
答案:
18.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 )。
A. 忠孝之辨
B. 和战之辨
C. 公私之辨
D. 儒法之辩
答案:
19.道德为( )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一网一平台答案
A. 艺术
B. 经济基础
C. 文化
D. 政治
答案:
20.(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A.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
B. “天意神启论”
C. “动物本能论”
D. “先天人性论”
答案:
2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 )。
A. 系统性、科学性和集中性
B. 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
C. 关键性、全局性和一致性
D. 严格性、绝对性和刚性
答案:
22.不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主要内容的选项是( )。
A.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B.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 严密的监察委监督体系
答案:
23.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特定社会( )条件基础之上。
A. 精神生活
B. 科学技术
C. 物质生活
D. 哲学思想
答案:
24.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是( )。
A. 掌握法律方法
B. 守住法律底线
C. 学习法律知识
D. 参与法律实践
答案:
25.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下列属于社会关系的是(? ?)。
A. 道德关系
B. 经济关系
C. 家庭关系
D. 地缘关系
答案:
26.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课程
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的课程
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D.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答案:
27.下列人生目的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A. 拜金主义,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及时行乐
C.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答案:
28.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做到(? ?)。
A. 人生须认真
B. 人生要进取
C. 人生当务实
D. 人生应乐观
答案:
29.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是(? ? )。
A. 理想和信念是一回事,是等同的
B. 它们是人类精神现象信仰的两个侧面
C. 从一定意义上说理想就是信念,因为追求理想,就意味着这种理想的正义性
D. 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对未来目标的向往、追求和设想就是理想
答案:
30.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
B.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转化是有条件的,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D. 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答案:
31.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B.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C.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D.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
答案:
32.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A. 观点
B. 立场
C. 理论
D. 方法
答案:
3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
A.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B. 爱自己的国家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案:
34.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
B.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
D.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
35.下列哪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 )
A. 国防法
B. 国家安全法
C. 兵役法、反间谍法等
D. 保守国家秘密法
答案:
36.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B. 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C. 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D. 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37.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 )。
A. 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
B.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
C. 融入社会生活
D. 支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
38.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是( )。
A. 社会的德
B. 政府的德
C. 国家的德
D. 个人的德
答案: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具体表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B. 提供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C.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答案:
40.当代青年应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身体力行予以推广,为实现( )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A. 民族振兴
B. 城市繁荣
C. 国家富强
D. 人民幸福
答案:
41.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握好( )的关系。
A. 有益和无益
B. 抽象和具体
C. 共性和个性
D. 一般和个别
答案:
42.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讲正气,讲正气,就是( )。
A. 坚持真理
B. 坚持明哲保身
C. 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D. 坚持原则
答案:
43.道德模范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
A. 豪商巨贾
B. 政治风云人物
C. 在一定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的符合特定道德理想类型的人物
D. 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近距离感受的具有积极道德影响的人物
答案:
44.以下关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
A. 道德是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
B. 道德是以形成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C. 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被动地反映世界
D. 道德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答案:
45.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 )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A. 维护公共利益
B. 社会和谐稳定
C. 发展经济
D. 公共秩序
答案:
46.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 ),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A. 控制力,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影响力
C. 公信力
D. 作用力
答案:
47.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 ),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造福人民
B. 保护人民
C. 依靠人民
D. 为了人民
答案:
48.参与以下( )等法律活动,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锻炼法治思维养,成自觉的法治思维习惯。
A. 参与立法讨论
B. 参与模拟法庭
C. 依法行使监督权
D. 以身犯法作为被告出席开庭审理
答案:
49.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在党章之下分为:( )。
A.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
B. 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
C.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
D. 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
答案:
50.权利行使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不得损害( )。
A. 集体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国家的利益
D.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 |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测试答卷参考答案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2024秋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2024秋春)第四单元 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