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四(第8-10章,权重20%)答卷
形考任务四(第8-10章,权重20%)答卷
形考任务四(第8-10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 )。
A. 特征
B. 性能
C. 完好性,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D. 能力
答案:
2.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 )。
A. 工作状态
B. 事故情况
C. 磨损特性
D. 故障概率
答案:
3.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 )。
A. 定期维修
B. 预知维修
C. 更新维修
D. 随时维修
答案:
4.设备磨损的第一阶段,磨损的特征是( )。
A. 持续性磨损
B. 先快后慢
C. 先慢后快
D. 均匀磨损
答案:
5.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强保养
B. 更新改造,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C. 按时检测
D. 按操作规程运行
答案:
6.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 )。
A. 经济性能降低
B. 零件失效
C. 使用条件降低
D. 精度劣化
答案:
7.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 )。
A. 物质寿命
B. 经济寿命
C. 技术寿命
D. 折旧寿命
答案:
8.在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 )。
A. 整理
B. 整顿
C. 清扫
D. 清洁
答案:
9.清扫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
A. 划分辖区
B. 发现问题
C. 分清责任
D. 清点
答案:
10.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 )。
A. 常态
B. 思想境界
C. 习惯
D. 制度
答案:
11.5S活动的核心是提高( )。
A. 自觉性
B. 思想境界
C. 精神面貌
D. 素养
答案:
12.在定置管理中,物与场所的结合主要是强调( )。
A. 固定位置
B. 定置图
C. 自由位置区分
D. 现场标志
答案:
13.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结合,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标志性生产方式是( )。
A. 供应链管理
B. 精准制造
C. 大规模定制
D. 3D打印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14.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降低哪方面的成本?( )
A. 生产
B. 物流与库存
C. 原材料
D. 人力资源
答案:
15.以渠道顾客订单为前提的订单物流模式是( )
A. 戴尔模式
B. 丰田模式
C. 海尔模式
D. 日立模式
答案:
16.工业4.0可简单表述为一个核心,两个主题,三个重点。其中的一个核心是( )。
A. 信息物理系统
B. 智能生产系统
C. 清洁生产系统
D. 工业机器人
答案:
17.循环经济的本质是( )。
A. 共享经济
B. 共生经济
C. 绿色环保
D. 生态经济
答案:
18.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就设备技术经济性来说,主要指标有( )。
A. 设备保养率
B. 设备完好率
C. 设备故障率
D. 设备磨损率
E. 设备磨损率
答案:
19.设备的磨损主要形式有( )。
A. 技术磨损
B. 无形磨损
C. 消耗性磨损
D. 破坏性磨损
E. 有形磨损
答案:
20.设备修理的方法主要有( )。
A. 标准修理法
B. 维修修理法
C. 检查后修理法
D. 定期修理法
E. 保养修理法
答案:
21.设备寿命指标有( )。
A. 经济寿命
B. 技术寿命
C. 折旧寿命
D. 重置寿命
E. 物质寿命
答案:
22.生产与运作现场管理的特点包括( )。
A. 基础性
B. 系统性
C. 开放性
D. 动态性
E. 群众性
答案:
23.生产与运作现场管理的任务有( )。
A. 工序管理
B. 信息管理
C. 物流管理
D. 标志管理
E. 环境管理
答案:
24.5S活动常用的工具有( )。
A. 红牌
B. 看板
C. 定点拍摄
D. 推移图
E. 检查表
答案:
25.在定置管理中,物的定置三要素体现在( )。
A. 物的存放场所
B. 物的存放姿态
C. 现场标志
D. 人与物的结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E. 物与场所的结合
答案:
26.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
A. 批量物流
B. 订单物流
C. 配送物流
D. 准时物流
E. 双向物流
答案:
27.敏捷制造体系结构的要素有( )。
A. 生产技术
B. 管理
C. 虚拟企业
D. 资金
E. 人力资源
答案:
28.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产品结构的( )
A. 互补性
B. 相似性
C. 通用性
D. 标准化
E. 多样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