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山西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二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25|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考任务二答卷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教学设计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B. 教学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C. 教学设计要基于重点的突破。
D. 教学设计要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融入数学文化。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2.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
A. 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评价。
B. 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评价。
C. 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评价。
D. 教学目标的确立、前期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评价。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3.下列关于教材分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材分析是指教师对教材进行研读,对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体系、结构特点、学习要求等深入认识与理解的过程。
B.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是读懂教材的前提。
C. 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一定要换位思考,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教材,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D. 教师要清晰地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答案:

4.下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类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按照教学目标的内隐程度不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类。
B.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过程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
C.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按照教学对象的指向范畴不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五个级别。这五个级别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而成的。即课程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答案: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评价对象。,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评价主体。
C. 评价标准。
D. 评价方法。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6.下列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选择和鉴别。
B. 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诊断性和建设性。
C.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该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D. 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评价者。
答案:

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不包括:(?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学生的学习能力。
D. 教师的教学能力。
答案:

8.下列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评价内容多维化。
B. 评价形式单一化。
C. 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融合、程序与背景相融合。
D. 评价主体多维化。
答案:

9.下列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常用方法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学生通过课堂问答,能够不断深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B.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以分析和评价他们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
C. 教师布置的日常作业基本上是课后练习题或者是练习册的一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应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改善学生的学习为主旨。
D. 日记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联系密切,而与数学几乎无关。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0.以下关于档案袋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档案袋的成分是学生的作品。
B. 档案袋中作品的收集是随机的。
C. 档案袋应该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反思和回味的机会。
D. 档案袋中放入的具体作品,可以是家庭作业、单元测试、思维导图,也可以是数学日记。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学情分析
答案: 学情分析指的是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的分析。


12.小学数学说课
答案: 小学数学说课一般包括说学情,说教学过程,说教材,说板书设计


13.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包括(1)教学目标评价。(2)教学内容评价。(3)教学过程评价。(4)教学方法评价。(5)教学素质评价。(6)教学效果评价。(7)教学特色评价


14.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答案: ①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质量判断,从而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策略;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进行判断,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③为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诸如行为方式、策略以及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他们随时修正或发展;④使教师与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预期目标,并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⑤促进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认识,改善儿童对数学的价值、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情感。



三、实践题(共40分)

15.下面是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倍的认识”一课,请根据教学内容做板书设计。

{图}
答案:一、教材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 的概念。"倍” 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 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 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个几”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自主探究。通过媒体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通过圈一圈、 画一画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进一步 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使学生发现“1倍”的关系,即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1倍。其次,通过新知应用的五道习题进一步 强化和拓展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拓展思维涂一涂,由图转化到数,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升华,渗透了数形思想。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及时了解课堂的效率,发现不足及亮点。认真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同时通过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能力。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山西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三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山西开放大学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形考作业4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