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2答卷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 )。
A.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B. 《在医院中》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答案:
2.“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 )。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海子
答案:
3.《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
A. 李月辉
B. 梁生宝
C. 王金生
D. 梁三老汉
答案:
4.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 )。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答案:
5.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亚洲铜》、《五月的麦地》、《土地》、《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 )。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答案:
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
A. 《林海雪原》
B. 《三家巷》
C. 《皖南事变》
D. 《红旗谱》
答案:
7.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 )。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答案:
8.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等。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A. 《正红旗下》
B. 《车站》
C. 《绝对信号》
D. 《野人》
答案:
9.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 )。
A. 《考验》
B. 《关汉卿》
C. 《茶馆》
D. 《龙须沟》
答案:
10.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 )。
A. 《白毛女》
B. 《红灯记》
C. 《沙家浜》
D. 《智取威虎山》
答案:
11.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创作有(?? )。
A. 《蔡文姬》
B. 《茶馆》
C. 《关汉卿》
D. 《胆剑篇》
答案:
1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答案:
13.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 )等。
A. 《红灯记》
B. 《智取威虎山》
C. 《沙家浜》
D. 《奇袭白虎团》
答案:
14.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 )等。
A. 顾城
B. 于坚
C. 西川
D. 臧棣
答案:
15.《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 )。
A. 梁生宝
B. 郭世富
C. 姚士杰
D. 郭振山
答案:
16.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 )等。
A. 雅斯贝斯
B. 尼采
C. 荷尔德林
D. 海德格尔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17.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主要有(?? )等。
A. 绿原、牛汉
B. 公刘、白桦
C. 辛笛、穆旦
D. 曾卓、罗洛
答案:
18.《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被称为“三个崛起”,它们的作者是(?? )。
A. 谢冕
B. 孙绍振
C. 章明
D. 徐敬亚
答案:
1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等。
A. 邓一光的《我是太阳》
B. 都梁的《亮剑》,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C. 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
D. 吴强的《红日》
答案:
20.《三里湾》中热衷于个人致富的人物主要有(?? )等。一网一平台答案
A. “糊涂涂”一网一平台答案
B. 王金生
C. “常有理”
D. 范登高,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