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1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7|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1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考任务1_形考任务10
形考任务1_形考任务10
试卷总分:100    得分:94
一、选择
1.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 )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A. 能力
B. 想法
C. 经验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年龄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2.社会化的本质就是( )的传递。
A. 社会知识
B. 社会文化
C. 社会责任
D. 社会经验
答案:

3.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 ),获得发展的基点。
A. 进入社会
B. 接近社会
C. 适应社会
D. 远离社会
答案:

4.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社会特性是指( )。
A. 社会自我
B. 精神自我
C. 现实自我
D. 理想自我
答案:

5.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 ),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A. 具体情况
B. 模拟情况
C. 真实情况
D. 想象情况
答案:

6.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所有物是指( )。
A. 精神自我
B. 物质自我
C. 理想自我
D. 现实自我
答案:

7.情商又称(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A. 情绪表现力
B. 情绪学习力
C. 情绪智力
D. 情绪控制能力
答案:

8.智商可以理解为( ),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A. 知识
B. 经验
C. 能力
D. 智力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9.( )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A. 自我原因
B. 全部原因
C. 外部原因
D. 内部归因
答案:

二、选择填空题

A-个人对于社会;B-社会所认可的心理;C–社会角色;

D-巴纳姆效应;E-积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F-行为定向系统;

G-个体性;H-社会性;I-想象;
10.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1).
答案:
11.社会化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 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
(1).
答案:

12.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
(1).
答案:

13.社会化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于社会需要的稳定的 。
(1).
答案:

14.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 ,又有 。
(1).
答案:
(2).
答案:

15.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包括注意、观察、 、思维、记忆等五种能力。
(1).
答案:I

三、判断题
16.没有语言,也可以有文化,有社会化。
答案:

17.社会化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
答案:

18.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答案:

19.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答案:

20.从形成过程来看,个体首先得到大力发展的是智商。
答案:

21.情商更适用于处理社会关系问题。
答案:

四、简答题补缺选择
2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 替代性经验 ;B- 言语劝说 ;C- 成败经验 ;D- 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E- 情境条件;

(1) :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3) 。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 。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1).
答案:
(2).
答案:
(3).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4).
答案:
(5).
答案:

23.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互动过程?

A-能动性与选择性;B-成长和发展;C–同步进行;D-共同社会生活;


1. 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 ,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在整个社会中 ,社会对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社会期望和对待,也就是说,特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系统化的 。这种共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使得群体中的个体产生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每一个个体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这其中就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而且,个体是一个主动的、具有 的主体。
(1).,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
(4).
答案: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2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知识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