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国开电大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参考答案_1

[复制链接]
查看: 40|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8-14 1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_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0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_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0
试卷总分:100    得分:60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1.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的总和。”
A. 社会关系
B. 工作关系
C. 人际关系
D. 家庭关系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以___________为指导。
A. 辩证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唯物辩证法
D. 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

3.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方法显示出以下哪几个典型特征?
A. 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
B. 逻辑性、形象性、批判性
C. 抽象性、逻辑性、批判性
D. 抽象性、反思性、逻辑性
答案:

4.通常认为的“古希腊三贤”是________。
A. 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B.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柏拉图
D. 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
答案:

5.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界定为人类文明时期的 “________”。
A. 关键时代
B. 黄金时代一网一平台答案
C. 萌芽时代
D. 轴心时代
答案:

6.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通常认为是从_______传入中国的。
A. 日本
B. 印度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答案:

7._________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古罗马时代,他被誉为“历史之父”。
A. 希罗多德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答案:

8.在西方世界,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 《________》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和高校教材,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
A. 文学概论
B. 西方文学史
C. 全球文学史
D. 文学理论
答案:

9.我国南朝时期刘勰的 《________》,体系严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
A. 淮南鸿烈
B. 文心雕龙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五灯会元
D. 世说新语
答案:

10.在文学理论中,苏联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提出的“________”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A. 意识流小说
B. 复调小说
C. 人性小说
D. 新小说
答案:

11.古希腊传统的“三艺”是指________。
A. 算术、几何、天文
B. 算术、修辞、音乐
C. 语法、修辞、辩论术
D. 语法、算术、音乐
答案:

12.________,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13个学科门 类,即艺术学门类。
A. 2013年
B. 2011年
C. 2014年
D. 2012年
答案:
1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 《________》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A. 和平鸽
B. 亚威农少女
C. 斗牛士
D. 格尔尼卡
答案:

14.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 。
A. 生产什么、如何分配、如何消费
B.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C. 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如何分配
D.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分配
答案:

15.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假设,即________。
A. “理性人”假设
B. “审美人”假设
C. “经济人”假设
D. “市场人”假设
答案: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16.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
答案:

17.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案:

18.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人。
答案:

19.经验论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笛卡尔,他被马克思、恩格斯看作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答案:

20.2019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新儒家强调的 “人学”“人本”思想成为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新儒家的强势回归。
答案:

21.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新历史学三个阶段。
答案:

22.年鉴学派主张扩大史学研究范围,主张融合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以研究全面的历史,并关注历史长时期的变化。
答案:

23.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两种。
答案:

24.《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

25.从社会一般读者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角度说,文学的阅读、鉴赏和批评远比作家作品更值得重视。
答案:

26.中国目前所见的现存史籍中,合称的“艺术”一词较早出现于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
答案:

27.直至17至18世纪中叶,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将艺术分为“美之艺术”、“机械之艺术”和 “介于二者间之艺术”三类,在理论上较早区分了美的艺术与实用工艺,并建立“美之艺术”体系。?
答案:

28.形式艺术学流派,主张“艺术即创造”。
答案:

29.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答案:

30.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诺贝尔奖相比,不仅其奖金来源、颁发组织完全相同,其遴选程序仪式、奖金金额和荣誉也都相同。
答案:
三、小论文(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完成不低于400字/篇的小论文两篇,每篇20分,共计40分。)
31.谈谈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你有何帮助?
答案:首先,人文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批判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推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深入了解各种主题。自古希腊以来,人文学科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知识被用来探索诗歌、历史、文化和艺术。


32.通过你最近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或欣赏的一件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或艺术学的理解。
答案: 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作为文学欣赏主体的欣赏者,自始至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思想、文化方面的修养以及生活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储备,并借助于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并非被动依赖于文学作品的既有现实,毫无作为地兼收并蓄,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人、事进行艺术再创造。但欣赏者的审美绝不能离开作品为其提供的客观基础,不能歪曲文学作品的基本性质、作品形象的性格特征等。文学欣赏是这种强烈的主观性与欣赏客体对主观性的制约相统一的过程





上一篇:24春国开电大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人文英语1Unit2 形考成绩单元自测2(10分)参考答案_1
下一篇:24春国开电大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人文英语1Unit2 形考成绩单元自测2(10分)参考答案(1)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