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三 (第六单元-第八单元)答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三 (第六单元-第八单元)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 ?)指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获得的有关符号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规则上的意识,并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情景中初步习得符号与文字的能力。
A. 前阅读
B. 前识字
C. 前书写
D. 前表达 答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 ?)的幼儿“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图画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3.(? ?)的核心经验主要指幼儿能理解符号与文字的功能和意义,具体表现为:知道符号和文字能够表达一定的意义;知道文字有记录的作用,能够将口头语言或意义记录下来;理解文字和符号跟口头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A. 文字功能意识
B. 文字规则意识??
C. 文字形式意识
D. 文字书写意识
答案:
4.(? )的核心经验主要指幼儿获得对文字,尤其是母语文字独特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知道文字与图画和其他视觉符号是有区别的;知道汉字是方块字,由部件构成。
A. 文字功能意识
B. 文字规则意识
C. 文字形式意识
?
D. 文字书写意识
答案:
5.(? )的核心经验主要聚焦在文字上,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幼儿来说,主要是要获得有关汉字阅读规则、汉字组成规律,并运用各种线索习得一些汉字的经验。
A. 文字功能意识
B. 文字规则意识
C. 文字形式意识
D. 文字书写意识
答案:
6.(? )是指儿童接受正式教育之前,采用线条、图画、符号、图示、文字等来表达自己经历、想法、意图、故事等书写内容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或活动。
A. 前阅读
B. 前识字
C. 前书写
D. 前表达
答案:
7.(? )是人们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能够理解不同句子的含义。
A. 语言运用? ?
B. 语言形式一网一平台答案
C. 语言内容
D. 语言能力
答案:
8.“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的习性学家(? ?)对动物的“印刻现象”进行研究后提出,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能力的时期。
A. 格塞尔?
B. 劳伦兹?
C. 蒙台梭利
D. 华生
答案:
9.重视(? ?)的主题设计往往根据内容逻辑,设计好相关的板块,形成相应的小主题,在小主题下根据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板块设计包括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在内的活动。
A. 预设
B. 生成
C. 计划
D. 目标
答案:
10.强调(? ?)的主题活动强调“创生”,这种取向强调主题探究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中心,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预设
B. 生成
C. 计划
D. 目标
答案:
11.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 ?)可以为幼儿经验的表现提供场景,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等方式产生与主题相关的思考和探究问题,激发幼儿对主题相关内容的兴趣,为主题中其他类型活动提供经验基础。
A. 语言教学活动
B. 区域活动?
C. 生活活动?
D. 游戏活动
答案:
12.主题中的(? ?)往往具有两方面的教育价值:一是该活动本身具有教育的作用,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常规;二是与主题内容和目标相结合,在完成生活环节的同时,也承担着主题中的教育作用。
A. 语言教学活动
B. 区域活动
C. 生活活动
D. 游戏活动
答案:
13.(? ? )的内容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种,包括常识(23题)、词汇(22题)、算术(20题)、类同(16题)、理解(15题)、填图(23题)、迷津(10题)、木块拼图(10题)、动物房子(20题)和几何图形(10题),以及备用测验背诵语句(100题)。
A.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C.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
D. 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答案:
14.(? ?)操作简单,用时较短。施测时,主试口头说出要测的词汇,并出示一张画有4幅图画的图板,让被试指出与词汇相一致的那幅图画。
A. 表达性词汇测验
B.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
C.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量表??
D. 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答案:
15.美国图佛兹大学大卫?亨利?费尔德曼的非普遍发展理论和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的(? ?)共同构筑了多彩光谱项目活动和评估领域的理论框架。
A. 行为主义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一网一平台答案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
16.作品取样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 ? )和其同事借鉴表现性评价理论,为3岁到小学5年级儿童研究的成就评估工具。
A. 塞缪尔·米歇尔
B. 皮亚杰
C. 弗洛伊德? ?
D. 林德
答案:
17.“儿童观察记录”是(? ? )的观察评价工具,具有发展适宜性、高信度、高效度等特点,也便于使用。
A. 瑞吉欧教育方案
B. 蒙台梭利教学法
C. 华德福教育方案
D. 高瞻课程模式
答案:
18.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评价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基于游戏情境、全方面、综合评价儿童的评估工具,由美国丹佛大学(? ? ?)团队研发而成,适用于0~6岁儿童。
A. 塞缪尔·米歇尔
B. 皮亚杰?
C. 弗洛伊德
D. 林德
答案:
19.(? ?)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详细观察和记录学前儿童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及行为表现的一种观察方法。
A. 叙述观察法??一网一平台答案
B. 取样观察法
C. 评定观察法
D. 行为观察法
答案:
20.(? ?)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选择被试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A. 叙述观察法
B. 取样观察法一网一平台答案
C. 评定观察法
D. 行为观察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