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二_第二次形考0
形考任务二_第二次形考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 答案:
2.缺氧是由于(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答案:
3.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答案:
4.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答案:
5.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答案:
6.属于发热的是( )。
A. 妇女月经前期,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
答案:
7.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
答案:
8.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
答案:
9.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A. 皮肤的急性炎症
B. 皮肤的慢性炎症
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D.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
E. 黏膜的慢性炎症
答案:
10.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答案:
11.假膜性炎发展可引起( )。
A. 假膜坏死发生穿孔
B. 假膜溶解液化形成脓肿
C. 假膜脱落形成溃疡
D. 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
E. 假膜机化发生黏连
答案:
12.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
答案:
13.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组织间隙
E. 心包腔
答案:
14.MODS是指( )。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答案:
15.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 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Ⅱ
答案:
16.“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增多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答案:
17.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
答案:
18.“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答案:
19.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心排血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一网一平台答案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
答案:
20.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至( )。
A. 肺
B. 淋巴结
C. 肝
D. 骨
E. 脑
答案:
21.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A. 软骨
B. 横纹肌
C. 脂肪
D. 血管
E. 胆管上皮
答案:
22.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A. 肝癌
B. 肺癌
C. 鼻咽癌
D. 乳腺癌
E. 子宫颈癌
答案:
23.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肠结核
E. 肝血管瘤
答案:
24.不属于肿瘤的是( )。
A. 霍奇金淋巴瘤
B. 白血病
C. 血管瘤
D. 动脉瘤
E. 色素痣
答案:
25.癌前期病变是指( )。
A. 最终发展成癌的良性病变
B. 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C. 原位癌
D. 十二指肠溃疡
E. 早期浸润性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