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二_第二次形考0
形考任务二_第二次形考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煤气中毒
C. 支气管痉挛
D. 严重贫血
E. 亚硝酸盐中毒 答案:
2.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答案:
3.缺氧是由于(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答案:
4.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一网一平台答案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答案:
5.属于发热的是( )。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
答案:
6.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答案:
7.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
答案:
8.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
答案:
9.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0.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
答案:
11.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A. 皮肤的急性炎症
B. 皮肤的慢性炎症
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D.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
E. 黏膜的慢性炎症
答案:
12.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3.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
A. 泡沫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郎罕斯巨细胞
E. 浆细胞
答案:
14.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心排血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一网一平台答案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
答案:
15.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
答案:
16.“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答案:
17.MODS是指( )。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答案:
18.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答案:
19.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 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Ⅱ
答案:
20.癌前期病变是指( )。
A. 最终发展成癌的良性病变
B. 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C. 原位癌
D. 十二指肠溃疡
E. 早期浸润性癌
答案:
21.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至( )。
A. 肺
B. 淋巴结
C. 肝
D. 骨
E. 脑
答案:
22.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A. 肝癌
B. 肺癌
C. 鼻咽癌
D. 乳腺癌
E. 子宫颈癌
答案:
23.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
A. 肿瘤生长的时间
B. 肿瘤体积的大小
C. 肿瘤的组织来源
D. 肿瘤发生的部位
E. 肿瘤的质地
答案:
24.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未分化癌
B. 纤维肉瘤
C. 横纹肌肉瘤
D. 纤维瘤
E. 平滑肌肉瘤
答案:
25.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肠结核
E. 肝血管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