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复制链接]
查看: 100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05
发表于 2020-8-30 2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又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改 情感体验
  
  情感通常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特殊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课文,是语文教学中情感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教学艺术活动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为完成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必须默契配合,其中,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1.情感因素可以促进语文教学
  情感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要从实践开始。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比如,将语文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随时渗透于教学过程,就拿朗读来说吧,就可以分领读、小组读、赛读、男女生读、轮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各种各样的读,学生就会在反复的实践中体验美好情感。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练习中逐渐学到知识,培养技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2.情感因素的运用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很重要的,有利于教学的良好氛围和情感基础。情感根据其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其表现形式分为激情、心情、热情等,而热情是一种较为强烈稳定的深刻持久的情绪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推动人去刻苦学习、努力求取。因此,对学生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热情产生的缘由,认真把握。在学校中,师生的关系对学生社会情感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所谓社会情感是指人对社会、人生世界观以及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体验,而且还会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并逐渐懂得应如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去对待别人!
  3.情感因素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
  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掌握教材的过程。从新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可以得到阅读的定义,也可以对阅读教学要求有更深刻、准确的理解:阅读是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引导学生由认知进入情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因素。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偏重认知过程,很少从情感因素上把握教学过程。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死气沉沉、精神淡漠,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弦,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应有的发展呢?
  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教师要利用语言去打动和感染学生
  语言作为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客观现象,是一种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思想和交际的工具,教师的语言则变成传授知识和培养年轻一代的工具。在阅读教学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思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童话和古诗等等,各种各样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因此,我们首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材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然而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要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领悟真情,全然陶醉其中,教师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上”
  2.教学语言要做到词汇丰富
  现代汉语高度发达的词汇量,为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美提供了物的基础。现代汉语构词灵活,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言语作品,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语言,为教师创造不同的教学语言准备了有利条件。例如,王崧舟老师在讲课时,就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变化和丰富,从“字正腔圆”到“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一句都赋予语言以生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搞得生机勃勃。
  3.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
  许多研究表明,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住文中的语言文字所激泄的感情河流,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搏的跳动。教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小学生的感情是较为直观的,若一个教师每天不苟言笑,表情冷若冰霜,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一种压抑心情,极易扭曲学生的乐观和健康心理。并且教师若在生活中发生不愉快,也不应该将自己的情绪带入课堂,这些情绪方面的调控是需要每位老师学会控制的。教师要为自己的积极情感寻找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尽管,每位教师不一定都会如此,但我认为这些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教师其实就是演员,要让学生投入到课堂,首先自己要投入,做好引领者的工作。
  三、结语
  总的说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解决并改正问,以达到所要求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因为赶“潮流”而脱离现实,生搬硬套,思想僵化。假若,教师只注重自己和课堂上表面化的情绪高涨,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也要不断地巩固和提高自身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ERP沙盘实践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30 2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