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95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26 16: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创设“真实任务情境”的理论依据
  一般认为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角度看,情境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或者说,情境可被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从课程性质看,不难发现生活生产皆“地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解决的也是身边的问
  “真实任务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来呈现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地理过程及地理规律。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个过程涉及到“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是顺利建构的基础。“协作”与“会话”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意义建构”也是在此“情境”中完成的。可见,优秀的“真实任务情境”的创设是成功完成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
  二、“真实任务情境”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精选、精编情境
  (1)情境的真实性。承载任务的输入材料应尽量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任务进行的背景也应尽量贴近生活实际。当然“真实”是相对的,任务情境设计的真实性也不完全排除非真实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或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背景环境,让学生尽量地接触和加工到真实的地理信息。在兴奋的学习中获得真实的成功体验。
  案例:“城市化”教学设计片段
  为了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某教师这样展开情境:
  [展示]1989年福州市区略图(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数据),1995年―2010年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数据)
  [提问]从这两张图的对比中看出福州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展示福州市区图时学生很兴奋地观察福州过去和现在的区域范围并对比。如果选用教材中的案例:扬州市区域范围前后对比图,较福州的例子,这个例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相对较远,学生容易产生“事不关己”的情绪,思考的积极性下降了。唯有真实才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情境的实效性。“任务”通过“情境”来呈现,“情境”是“形式”,“任务”是“内容”,是“核心”;“情境”要为“任务”服务。如果为了追求华丽花哨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复杂的情境,如同带着学生穿进了厚厚的迷雾,模糊了主要的“任务”,一方面,导致了“喧宾夺主”的后果。另一方面,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倾注在对情境的理解上,筋疲力尽的学生雅力完成核心的任务。所以在情境教学中切忌为“情境”而“情境”。
  案例:“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片段
  两位老师都由一段中国天气预报的视频导入,但效果却天差地别。甲老师选用的是各城市天气预报片段,学生们专注于各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怎样,是晴还是雨,风力风向怎样。不时还评论上两句:“……好热啊!”“……好冷啊!”之类的,看起来课堂挺热闹,但热闹的场面掩饰不了空洞的内在。这个视频带出天气系统了吗?情境并没有带出任务。乙老师选用的是天气形势分析片段。正好选用的是10月份某天的天气预报片段,妙就妙在视频中出现了冷锋的符号,台湾海峡上还盘踞着热带低压。学生想听懂这个天气预报的心情十分强烈。乙老师肯定是对视频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截取,最终选中这么一段“典型”的与教学任务契合度高的视频情境。
  把握住情境的实效性将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任务的解决上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思路清晰地实施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要使得“情境”能忠实高效地展现“任务”,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慎重选择和精心地加工提炼。
  (3)情境的启发性。“情境”带出“任务”,用“情境”引发积极思考和充分思索。情境的启发性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如同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没有启发性的情境是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情境应该具备启发功能,切忌用情境的展现束缚学生的思考分析。
  案例:“城市化”教学设计片段
  为了让学生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体会城市化本质,先是这么设计情境的:
  [探究]两个城市哪个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你是怎么做出判断的?
  表1是两个城市200 年的统计数据。参考数据比较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经研究之后做出调整,将城市这一列中的福州、厦门两城市用A、B两个字母代表,其它不变。
  [探究]A、B两个城市哪个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你是怎么做出判断的?
  ……
  两个表格就差一点点,但教学效果差得远。对比先后两种呈现方式,不难看出先点出了具体的两个城市,以至于表格后面的信息被忽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探究尚未开展起来。而后来将城市暂时地隐蔽,让课堂有所生成。可见,情境应该值得“挖掘”不能太“白”。太“白”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容易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
  2.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知识清单
  地理情境创设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根本出发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情境”承载着“任务”出现了,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以学生自身的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能不能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呢?有没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会不会挫伤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呢?尤其是任务太复杂的时候,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显得十分必要。
  案例:“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本课采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课上由老师扮演“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对几位“企业老总”进行一场高端访谈。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按角色分工分为 组:A.苹果公司董事长B.富士康公司总裁C.首钢总公司董事长D.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韩方代表理事E.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方代表F.深圳市长。
  A、B两个公司是委托企业与代工企业的关系,由此引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廉价劳动力,再由C这个公司的搬迁引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由D、E两个公司的合作生产引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市场等。为了达成教学目的,教师除了给学生分配角色外,还要为角色列知识清单,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报刊等途径获取。这些企业代表要搜集各自公司概况(总部及分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企业生产转移方向如何?转移是出于哪方面的因素?企业的定位如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扮演首钢总公司董事长的组要去了解搬迁前企业的生产情况,搬迁后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为什么搬迁?为什么选择落户唐山等问题。扮演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韩方代表理事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方代表的两组要去收集的内容为: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进行合资?为合资生产提供什么生产要素?扮演深圳市长要准备的是:深圳承接产业转移的利弊、深圳产业升级的进程以及深圳市今后产业发展的策略等。如果学生没有做课前搜集资料的准备,相当于角色没有剧本,则情境雅法展开。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3.归纳总结提升
  任务的完成常常需要多人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交流互动使得思维发生碰撞,常常会有新的生成。这时教师如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那么对知识的理解就能深化。仍以上面“产业转移”的教学设计为例,此课以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由每组小组长组织成员搜集整合相关信息,推荐演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经过充分地讨论整合资料,最后再推荐一个代表扮演角色。虽然扮演角色就只有一个组员,但其他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通力合作,可以说是通过搜集整合资料为其创作“剧本”。演员领会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
  一系列访谈结束之后,由观察员小组发表结论,新闻观察员的结论也由该小组充分讨论概括得出。最后,教师再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总结提升。先通过访谈对话情境中的发散,后由“新闻观察员”的总结加上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补充,达到内容的提升,可突破重难点。没有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就如同画龙未点睛,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巩固。所以在注重学习过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总结提升,既巩固学习成果又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也符合有效教学的理念。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50001)
   2.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35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如何进行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下一篇:人文地理教学中决策型情境的设计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6 1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