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理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58|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512
发表于 2020-8-25 1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以《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实录为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新理念 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1年,历史组的教师推荐我去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教研组长曹老师为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历史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学设计、课件提出意见,潘老师建议故事贯穿、启发提问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建议专讲解时应注意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钟老师建议教学中应设置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环节,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课堂……针对各位老师的建议,我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课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11年1月去攀枝花参赛,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一等奖。
  一、课堂实录
  1.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伊始,展示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图片,随后播放《太平天国》的主题歌曲:“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同时语言导入:这首歌悲壮而又豪情万丈,深切道出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之先声――太平天国运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场运动坚持斗争十四年,最终功败垂成,究竟原因何在?其发展过程如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通过问题悬念与课题自然衔接,从而在引发学生复杂情感的过程中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在网络条件下,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如何让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呢?问题引领就成了关键。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有目的、有任务,避免盲目性和散漫性。《太平天国运动》采用故事设计,以《小破孩从军记》小故事为线索为提纲,通过问题创设、资料陈列,提供了大量图片、文字、音像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填写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以线索带动重大史实的学习,通过前期和后期经过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从整体上感知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构建宏观知识体系的能力。很多学生还自己动手绘制了太平天国运动曲线图,将重大事件标注在相应的时间点上,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大大提高。
  3.因势利导、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一文中,设计自由论坛和课堂法庭两个重要环节,在自由论坛环节提出问题:“天国百姓态度的转变让小破孩感到困惑,你们来帮帮小破孩,百姓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呢?《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能实现吗?《资政新篇》又有哪些新内容?农民为什么不明白?”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适时跟进及时反馈纠正偏差,组织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在师生互动、探析中有效地解决的本课中的重难点。在课堂法庭环节,预设情境: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太平天国),早夭,谁是凶手?假如你是“天国命案”的审判长,请你根据证人李秀成的证词,两位控诉者的指控,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判断谁是凶手?同时展示大量的图片、人物证词、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合理的想象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同学们上得轻松,在课后的复习中我发现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远远好于其他的课。
  二、启发
  1.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老师讲,学生记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给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历史,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历史,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
  2.要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有效的整合,真正培养学生透过史料、历史图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必须树立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知识观、人才观、师生观、教学观,多看一些高考题、典型例题,了解并把握高考走向。
  4.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交流信息,分享智慧,相互支持、鼓励,共同提高各自的专业素养,实现自身的价值,将会使整个教师群体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韩邦功,任相国,叶金光.鼎尖教案.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10.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中发现Ni: 新课改.新理念




上一篇: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英语单词识记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排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5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