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复制链接]
查看: 757|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97
发表于 2020-8-25 16: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构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实行了填写《素质教育报告册》等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及其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实行等级量化评定,向家长进行反馈。然而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优”、“劣”,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这种单一的评价孩子“优”、“劣”的方式,笔者以为不妥。那么家长应该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呢?
  一、不要唯分数论
  《素质教育报告册》里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科评定、评语及身体状况等,这些都是学生素质水平的反映。但有些家长只注重分数,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家长一看自己孩子考试分数不好,就处处埋怨,甚至会责打孩子;相反,就沾沾自喜,满脸溢出光彩。一些家长校访时,常会这样说:“老师,如果我的孩子在学习上马虎大意,你就大胆地去批评,就是责打我们也不会介意的。”言外之意,就是在其他方面不需要严加管教了。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孩子在学校犯了纪律,教师请家长来校,想得到配合、支持教育,可家长一到校,见到老师首先就问:“孩子学习怎么样?”当他听到孩子“学习很好”时,立马就说:“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一切都好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这些家长的言行,一味强调“教书”,却忽视“育人”,这不符合现代教育方法,又违背教育目的。
  二、不要盲目比较
  笔者常听人议论:张三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考试成绩总在班里前三名中,将来肯定有出息;李四家的孩子是个顽皮鬼,学习一塌糊涂,将来肯定走歪路;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行,自己的孩子如何雅能等等。其实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遗传因素、智力因素、个性、家庭条件、身体状况等各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素质水平也会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在比较中确定孩子是“行”还是“不行”,而应从孩子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肯定孩子所取得的成绩,鼓励其不断进步。
  三、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天真烂漫,纯洁雅瑕,他们有自己的自尊心。即使孩子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也不要用难听的语言来刺伤他们的心灵。有些家长动辄就给孩子发脾气,谩骂、殴打孩子,“父道尊严”在家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些家长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这些既不能使孩子进步,反而会事与愿违。
  四、不要只注重智育
  文化课学习对学生固然十分重要,但其他方面的教育也决不能忽视。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学习好,除了课本外,还给孩子购买许多“复习资料”,要求孩子除了完成课本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求孩子到“海”里游泳,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使孩子整天在“苦海”中挣扎。当前,中小学生体质欠佳、近视率高、劳动技能差等状况尤为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也很高,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育,而应使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
  五、不要过多地用物质奖励孩子
  孩子有所进步,取得优异成绩,给予奖励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奖励要适当,要有意义。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庭富裕了,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家长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所给的奖励也不断增多。在一次讨论中,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这次我一定要考100分。”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我考了100分,妈妈答应给我100元钱。”作为家长,这样“奖励”孩子能行吗?难道这不会引起孩子的不良学习动机、诱发孩子“向钱看”的思想吗?
  因此,各位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应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要以偏概全,一味追求分数,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使孩子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其特长。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
下一篇:浅谈如何挖掘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社会性价值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5 16: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