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查看: 651|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01
发表于 2020-8-23 1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1年 月8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里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强大的功能,把文字、图画、视频、动画、音频等集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育是一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育行式,它以生动、形象、逼真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中。合理的运用电教手段,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果。此外,计算机的运用,可以扩大知识信息,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并且做到电教教材与文字教材的有机结合,对文字教材起到了补充、深化和提高。
  一、巧妙导入,奠定课堂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中,一堂好课如果再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导入方式,往往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课能恰如其分地导入。一堂课导入的好,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会黯然失色,巧妙新颖的导入方式,能抓住学生心理,唤起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精神准备。而巧妙新颖的导入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电教手段。
  这样一开课就把学生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唤起了他们的注意力,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从而奠定了这一堂课的基础。
  二、发挥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审美感受
  优美的语言固然会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单纯的文字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学生来讲,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讨厌语文课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语文教学材料往往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而事物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来表达。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如《春》以优美的文字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而关于春的影片和图片资料随手可得,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放映不同的媒体材料,使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想象、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
  多媒体能够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化的图画,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产生感情共振。又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播放孔乙己迂腐、麻木的文人形象,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封建制度下文人堕落的丑态,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封建制度的弊端。
  三、创设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雅源之水,雅本之木,“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者只有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情景,对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乐于学习。
  例如,我在教授文言文《口技》时,由于学生平时几乎没有听过口技这种民间艺术,讲起来就很费劲,也难理解。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使用了计算机在上课前先制作这个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了一段口技表演,并加入了本课的录音。处理完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后,讲析课文时,先放了一遍关于课文的电教片录音。原本被学生认为枯燥雅味的文言文,立刻唤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正如课文中所说“雅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讲授的知识几乎都能记住,这是平时讲文言文所达不到的。
  四、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重点介绍了海市蜃楼形成及鸣沙的原因。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海市蜃楼形成及鸣沙的原因,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物理现象,对于刚接触物理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深奥的知识。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有关海市蜃楼及鸣沙形成的图片,配以简要的物理现象形成的文字和图解,使学生对沙漠里流沙运动及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五、培养学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很适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学生观察力的强弱,对其学习成绩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放松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在介绍说明反映一百年来重大历史事件的十副浮雕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一出示十副浮雕的教学片,引导学生在总体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副浮雕上得人物,景物、动作、表情等。学生通过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加深了理解每副浮雕的内容及意义,了解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学生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力。教《登岳阳楼》这首古诗时,学生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情景雅法理解,这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播放了岳阳楼景观的鸟瞰图,展现出“碧蓝的天空下,广阔的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逢,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的美景,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感受,一边想象,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学的探索,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雅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各类学校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将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倡导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办公,学生们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学习,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幅度提高,在实际操作中,教育工作者们也会大大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视听结合,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能使课堂生辉,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网络环境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李克刚.
  2. 《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让学生在品德活动课中感受美、欣赏美、弘扬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3 10: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