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建构和谐思品教学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 913|回复: 2

6万

主题

9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2780
发表于 2020-8-22 1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开展表演、辩论、实践、竞赛、模拟、调查等活动,可以创设了一个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乐于和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有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
  一、在表演中获得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一框时,我让学生围绕“同学小张辍学”的剧情,让学生扮演小张、小张的父亲、老师、同学小李、小王,表演了如何说服小张的父亲让小张上学的经过,强调“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在表演中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主动地学习课文,查阅资料,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在辩论中知事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在议论、辩论中他们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就会多方查找资料,并依据教材和生活中事例数据竞相发言,这时学生思维往往异常活跃,知识信息交流密集,双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思想交锋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在和谐而热烈的“思维对撞”中,会爆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授“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1)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区别(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补充(4)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促进”等问,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由此引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学生通过讨论强化了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运用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人人都有说心里话并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人人都有表达思想的权利,学生学习主动性就会油然而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初中生从心理上已具有成人感,乐意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探寻、分析、处理新信息,在解决问题中唤起学习知识的热情,思想政治课教与学才会有创造激情和冲动。例如:教学“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同学受到的贺卡数;村上池塘中的水质情况;公路两边的道旁树生长情况”,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收集,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健康、威胁生态平衡、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调查、收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查、收集的活动使单调呆板的政治课“如鱼得水”、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收集的大量数据事实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分析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知识竞赛中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穿插“攻擂赛、快速抢答、智力比拼”等竞赛活动,促使学生间的比、学、赶、超,激发学生超越他人的斗志,而有了这种斗志,学生才会努力做到与众不同,别具匠心;如果没有竞争,学生就会满足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或教师的既定答案,就会逐渐养成教师讲什么听什么;问什么答什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教什么记什么的依赖心理,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墨守成规、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课堂里被教师牵着走的“羔羊”。有竞争才会有创新。
  五、在模拟法庭中接受教育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雅论是思想教育,还是传授知识,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接受,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和储存,缺少这个内化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是雅济于事的。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活动以及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提供这种特殊的环境。所以我借助“模拟法庭”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例如,在初二法制教育中开展“模拟法庭”的活动,让学生在事先经过充分准备(布置模拟现场,悬挂国徽,编写模拟脚本,准备道具和服装,排练)并采访法院的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模拟审判一名青年由小偷小摸最后沦为盗窃犯的案情,根据模拟需要让学生扮演法官、辩护人、公诉人、被告、书记员等,真实地展现一场法庭审判活动。经过活动,同学们大大提高了学习法律的兴趣,丰富了法律知识,锻炼了多种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自我教育,这远比直接教育更有效果、更有说服力,远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空洞、枯燥的说教。
  活动、参与使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个性,充满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投入,在参与中思考,在想象中创新。个性在活动中张扬,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如何使语文课堂“趣”味横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2 1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17

帖子

542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26
发表于 2022-3-12 17: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