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如何开展

[复制链接]
查看: 660|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2
发表于 2020-8-20 15: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新课标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指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等。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终身体育
  在实践中认识到新课程是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飞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适当淡化体育的竞技成份,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提出新课程从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经历了一个从雅到有,从浅到深的过程,积累了一些认识与体会,试阐述如下:
  1、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反思
  1.1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飞跃
  传统体育教学把增强体质作为第一目的,而新课程则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粗看二者似乎大同小异,其实质却反映出了教学理念的一个飞跃,首先是健康概念的扩展,即从过去单纯生理健康而发展到现在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增强体质是单纯的生物学改造,而健康第一的内涵远大于此,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精神。在新课程下,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与人合作,团结协作的团队品质。
  1.2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师者发令,学者顺从,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传统体育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较大损害,而新课程则充分注意到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如何开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教学目标应注意设计的具体性,科学性和可测性,课堂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教师应在每堂课的开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展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体现,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尝试。
  (3)尽量采用游戏、比赛、情景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产生强大、持久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加强理论指导。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要的理论、体育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学生探究尝试后,教师应及时指导、鼓励,对错误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性质、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3、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层教学的测量矛盾。我们的做法是让评价的内容和参与运动、情意表现、专项技能等等方面由本组专项老师自行制定。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维度和水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自己的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确切的、个性化的标准。当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不同实际的几个人制定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标准,这样,既可以缩小范围,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客观、更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的标准,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
  (1)“升头”――对于具有学习能力、上劲心强、有创新意识的优生,教师在测评时,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竞争评价的方法,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拼搏。评价的重点以创新意识与探究、合作精神为主要内容和具体标准。
  (2)“推中”――对于普通学生以一般完成练习作为合格的标准为评价体系。教师则给予表扬,从充分肯定他们的角度出发,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品尝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评价侧重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和学习进步程度。
  (3)“缩尾”――对于后进生,应该以激励评价的方法,既找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拼搏。尤其在每次编排时,尽量让同等档次的体育水平的学生作为比赛对象,让他们有目标可以赶超。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4、结语
  总之,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受益。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工作,我们将把分层教学的体育教学模式继续进行新的一轮的训练专题,为培养合格健康的新型中学生尽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职责。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发挥校本优势 指导学生作文
下一篇: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训练途径简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0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