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614|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24
发表于 2020-8-19 2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数学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下面就“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的策略
   1.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选取学生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二、创设情境的具体措施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数学问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如在教学“钟表初步的认识”时:可创设让学生猜谜语的情境。小孩子都喜欢猜谜语,一听说猜谜语,立刻调动起全部的注意力来参与。当老师吟诵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嗒嘀嗒的声音,提醒人们争朝夕。”孩子们就会踊跃举手,情绪非常高涨。终于有人猜出了谜底:“钟表”。借此引出课题:“学看钟表”。在综合练习环节,我把教科书上的情境搬到了课堂上。老师叙述情境,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孩子们热情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课后并设计:你通常几时起床?你能看着表记录下来吗?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2.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师问:“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呢?”“用绳子绕圆一周,量出绳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这时,师演示:把系着小球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半径不等),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运动的轨迹形成的圆。问:“你能用绳测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观察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学生欣喜地发现: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探索不再是被动的,教师的提问层层设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雅穷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3.实物演示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的主导地位,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感知对象具有典型意义。比如“面积”与“体积”这两个概念往往让学生相互混淆,尤其对“体积”的理解模糊不清。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概念:首先拿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装同样多的水,让学生观察,然后把大小不同的石块分别投入两个杯中,再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知两个水杯的水面都增加了,但是水面的高度不一样,师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非常肯定地回答:“第二块石头比第一块大,它占的地方就大一些。”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自然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去感悟:(1)把全班8个组的同学看作单位“1”,要求的人站起,应站几个组(行动语言)?(2)把剩下4个组的同学看作单位“1”,要求的人站起,应站几个组?(3)把剩下3个组的同学看作单位“1”,要求的人站起,应站几个组(行动语言)?(4)把剩下1个组的4位同学看作单位“1”,要求的人站起,应站几个人(行动语言)?学生身临其境,对单位“1”的可变性和相对性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中,从而获得新知,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情境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呈现出鲜活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 四川省江油市文化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在培养小学生运算技能中发展思维能力
下一篇:情境互动,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9 2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