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初探

[复制链接]
查看: 596|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9
发表于 2020-8-17 1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和学生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学生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必须在创造性教学中转变角色。本文试就新课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要求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导演、伴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以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
  1.“导演”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是“主角”,一“演”到底;学生是“观众”,一“看”到终,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要由过去的“主演”改为现在的“导演”,而且要做一名好“导演”。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如在进行《死海不死》一文教学时,我仿照《实话实说》节目座谈的形式,就“死海不死的原因”,“死海的开发价值”,“关于死海的传说”等学生感兴趣的目进行讨论。选择两名学生当专家,两名学生当记者,一名学生当主持人,其余学生当观众,教师事先做好深入的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不但熟读课本,而且通读课外的一些材料,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2.“伴游”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还能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有些教师则只是凭借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即便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要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在学生充当“主角”时,当好“导演”;在学生“游览”时,当好“导游”;在学生“乘舟前行”时,当好“导航”,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如一位教师在《核舟记》一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对于学生的扮演情况,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而是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伴游”的角色,以更深远、更广博的视角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进而达到“行万里路”的目的。
  3.“导师”
  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语文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首先,要相信学生。作为语文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要善于指导。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再次,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总而言之,树立“导师”意识,不仅仅在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充分地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探究学习,我首先给予适当的肯定,然后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雅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设计者、合作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如何成为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让专业发展成为个人自愿、自觉的行动呢?
  1.个人反思。教师只有经常自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总结利弊得失,才能不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我们可以通过写课后小记,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把课堂教学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备课组的作用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其成为教师自我更新的重要促进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构建学习型教研组,通过读书汇报会、交流会等形式,互相交流、切磋教育教学经验,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组织组内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学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或者进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然后再交流、研讨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立足于备课组教学实际,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组内教师同伴互助,互相激励,保持了教师自我学习、不断探索的欲望,进而构建学习型人生,学习型学校,形成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3.专家引领。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潮流。学校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引领和指导有利于教师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更新观念,提升水平,形成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专家引领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聆听型――听专家教育教学理论学术报告或教育教学改革学术讲座,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提高素质;观摩型――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或观看其录像课,学习其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和艺术;诊断型――邀请专家来校,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环节进行现场诊断,分析过程,理清思路,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指导型――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互动型――通过网络或座谈、对话等形式,与专家对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或互动研讨;带徒型――邀请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带徒指导,促使他们形成教育教学特色;研修型――举办研修班,邀请专家就课程实施和开发等问题进行指导研究。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语文教师专业引领,逐步夯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层次。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要不断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真正转变,成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合格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把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带入课堂
下一篇:如何利用职业信息做好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7 1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