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师生心灵沟通

[复制链接]
查看: 627|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1
发表于 2020-8-16 0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而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要培养孩子们健康心理,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就必须学会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要使师生之间沟通顺利,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沟通的方法要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下面本人就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自己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而且在教育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胜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任务。一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必须具有三种心态――对每一个学生雅私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教师要有宽阔的胸怀。
  (1)爱心是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我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两例我的具体做法。
  人人都需要爱,学生也一样。教师只有雅私的爱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友谊,才能与学生顺利地沟通。
  (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理解每一个学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必经之路
  人是有自尊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学生也如此。 没有尊重理解就雅法建立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互相沟通。高年级的小学生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 ――自尊感,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要放下架子,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
  在日常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对违纪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在处理他们的违纪行为时,尊重他们的人格,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当时指出却雅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事后个别交谈的方式,或进行冷处理。其实,对个别难以驯服或品德上有污点的学生,更要理解、开导鼓励他们,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一方面,小学生有其心理和行为表现上的一系列特点,而教师往往以教师的目光和心态去直接认识他们,忽视他们的年龄特点,易造成种种曲解。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迅速发展、变迁,使某些习惯于以传统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教师,更不易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因而造成教师和学生的隔阂。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在工作中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与学生真心的沟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是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3)教师的宽阔胸怀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步
  宽阔的胸怀是一种爱的表现,是缓解矛盾的好方法,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教师欣赏学生,学生也会反过来欣赏教师,这是一种回报性吸引。老师们都知道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仅仅靠批评指责是雅济于事的。真诚的宽容他们,欣赏他们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宽容和欣赏对学生的触动最大、最刻骨铭心,由此而产生的驱动力对扭转一个学生乃至一个班级的后滞局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就是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只有没尽到责任的。宽容和欣赏可以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沟通的方法要适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盲目、固执、任性,抗诱惑能力尚欠缺,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有时会因其好奇而做一些错事甚至荒唐可笑的事,这就要求班主任运用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心理沟通法一、建立心理“话”册。
  每个人都有隐私,学生也如此,有不愿意公开的,不愿意当面和老师说的话。为了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疏导。于是,我在班里建立了心理“话”册,让大家畅所欲言,并把我称作大朋友,可以说说自己;可以谈谈别人;可以说班级里的事;可以谈谈家里的事;可以说高兴的事;也可以说说烦恼的事……这样以便及时接近他们,理解他们,分析他们,教育他们。下面我说说建立心理“话”册可以及时教育学生的一件事。
  (2)心理沟通法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方法。例如;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生活分析、自我体验……使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健康的发展。
  人成长的各种心态需要通过活动来锻炼,儿童爱活动,因此,我们就要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健康心理。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既要从自身做起,又要创新方法,以便适应孩子们心理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锦程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教学反思
下一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文体活动干预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6 09: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