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524|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6
发表于 2020-8-16 0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爱迪生能发明创造二千多项专利并成为最聪明的人?而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可多数人连大学都毕业了,还一生一项发明也没有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的大学生高分低能,而爱迪生能勤于动手动脑,善于观察实践,冲破条条框框和陈式常规的限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把他大脑中积蓄的潜能挖了出来,加上他妈妈从小通过种菜、做实验来培养他的勇气、信心、意志、理想、报复、激情和献身精神。这些是点化灵机、开化憎恶、创造奇迹的重要前提。而劳动技术课正是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课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勇气、信心、理想、激情是挖掘学生潜能的课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经典话,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对此几乎都有高论。如我们的孔夫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使人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效果肯定不好。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从儿时开始就带有一些“研究”精神。在儿童眼中没有一种事物不是新鲜有趣,值得玩弄、观察、研究的,他们接触到某一件东西,就要触摸、摆弄、拆解或者通过摔打看看对方的反应。可见,兴趣往往是人为客观世界所吸引而产生的结果,它是由事物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发产生的。
  为了激发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前的导入部分多下功夫,和学生一起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主题、目的、要求,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科学的导入法,观看录像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的形式多种多样,言简意赅的导言、故事、谜语,如趣横生的范作、多媒体的视听图画等均可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2、指导手工制作,培养创新意识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是人类肢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手的使用,手的操作技能,手的灵活程度,同时也是智力技能的体现。动手能开发大脑,使大脑皮层结构完善,但是个别学生懒得动手,认为这种课可学也可不学。为此,我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感动学生。如:在教学中,我问学生,为什么爱迪生的老师说是“最笨”的孩子却变成了全世界最聪明、最有用的人?学生们通过听爱迪生的故事,明白了勤于动手动脑,把他的潜能挖出来的结果。一下把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由原来不愿意动手变为勤于动手实践。
  学生们动手实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在上课时就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如:学习用毛线编织针法时,课上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带着问题看录像。学生通过看书,看录像了解了毛线编织的几种针法,然后经过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学生模仿、独立操作、强化练习、巧手表演、作品展示,师生评价等环节,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小针包、小挂毯、小围巾、小手套等等。许多同学在审美造型上作了独特的发挥,画面也有了创意。通过劳动教育,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现在变成了家庭中的小主人、小巧手。
  
  3、提倡自制学具,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从个人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就是创新。从这一点上讲,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是时时可见,处处可有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我在劳动课教学中,雅论是课堂练习,课后延伸,还是课前准备,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和新颖的设计。
  例如:教学“刀削”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自己家里地的菜刀,熟悉菜刀的各部分名称,并用木头制成一个“简易刀”。一上课,我检查操作用具准备情况时,发现全班学生都自制了“木刀”还有的刻出了刀箍,像真刀一模一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先用木制刀进行实践就比较安全,熟练后再用菜刀进行实际操作,效果很好。
  
  4、拓宽制作内容,提高创新能力 劳动教学大纲指出,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按照大纲这一要求,我组织并指导了劳动兴趣小组,如:手工刺绣组、毛线编织组、泥工制作组、剪贴组等。每次都先检查课外制作情况,再重点指导学生模仿,然后学生独立练习。活动期间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活动时间校内和家庭相结合,因为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有些作品不能全在校内完成,所以还需大量的家庭实践。二是活动内容拓宽要与其它学科内容相结合,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多种内容与其它学科并列不悖、和谐共存。一个学生把他在其它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在劳动兴趣活动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又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使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青少年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双手勤又巧,才能去创造。任何发明家都是自己动手把发明做出来的,多动手实践样样事情学着做,可以培养其自理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劳动技术课不仅现在,而且将来一定会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勤于动手实践,勇于创造发明的、对社会有用的新一代。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浅谈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6 07: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2

帖子

50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58
发表于 2022-3-12 1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体化电大平台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