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学科中的创造性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562|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6
发表于 2020-8-16 0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音乐学科的创造性教育。美国中学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通过了解美国各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及音乐学科中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由来,论证了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人的创造思维的观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育模式 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化的源泉,我们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见,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思维。
  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多种有利于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尤其是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还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有待于继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迈入信息时代,一些成功国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了解一下美国的音乐教育。
  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据《音乐周报》报道:199 年,美国政府又立新法,将音乐课正式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与数、理、化、文、史五科齐头并肩,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199 年全美音乐教育年会的主题即为“音乐是把钥匙”,与会者认为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这些领域。在我国,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何谈“音乐是把钥匙”!我们该好好的思考和学习一下了。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例如:
  1. 卡尔・奥尔夫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2.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自1915年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上述活动、能鼓励学生自己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和知识做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为培养和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以上教学法以外,在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还有卡拉博――科恩教学法;铃木的天才教育方法;流行音乐的教学法(主要为爵土乐教学)等教学模式。雅论何种模式的音乐教学法,均贯穿着“创造”这一主题。可见在美国音乐学科中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美国学校音乐教育》 刘 沛 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 2002年2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走进学生
下一篇:多媒体环境下提高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6 0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