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复制链接]
查看: 617|回复: 4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8-14 20: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树立新课程观念,综合教学实践,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备课、导课、课堂设问、课堂调控、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生物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同时也探讨了适应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策略。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修正和改进,改掉只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学定势,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思想,从而使其适应新课程、新课堂,使教学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 生物学 教学 自主探究 策略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相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发生了跨越性的变化,它的推广给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模式。高中生物新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增大,以精美的彩图、讨论、研究性课、课外实践和观察与思考等,使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可读性,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新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新世纪中我国的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生物学科的进步,也反映了国际生物学教育的共同特点和我国50年来在生物课程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的研究成果。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改掉只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学定势,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3、倡导探索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偏向于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和动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有利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课程观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随时注意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新进展,并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而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主动、能动过程,可见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但在教学中具体选用何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一定要因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行之有效的。现行和即将改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不同于初中,理论性强,知识面广,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1、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四个基本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他必须发挥他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究学习的学生必须有足够的主动性去不断地追求各种答案,必须动用他们的才能、智慧和判断力,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可见探究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较高。
  2、自学讨论式学习方式
  自学讨论式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启发、精讲、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带着问题自学、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起主导作用。自学讨论式学习方式也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逐个问题的解决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益,有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更切合高中的教学实际,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遗传和变异的大部分内容都可采用自学讨论式的学习方式。
  
  三、教育环节至关重要
  
  1、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
           
       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我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3、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雅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但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4、调控――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中我们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已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5、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雅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四、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
  
  教师是新课标的贯彻者,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有效的指导课改实践,只有自身有了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提高生物教师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是学习―转变观念-实践。过去人们常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的比喻来形容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然而这“一桶水”若不能流淌、不更新,将变成没有活力的“一桶”死水,已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能力成为不断流淌的溪流,奉献给学生,才能成为教改的适者。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生物实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等等。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自学:可以从书本上学,也可以从网络上学。研学: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学习研究讨论。进修: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高校、科研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等。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继而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个理念。新的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只有运用于教学实践,才能发挥效益,达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新的挑战吧。
  
  参考文献:
  1、汪忠著《生物新课程教育论》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4
  3、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生物学通报》.2003.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镇市高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对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程下讲授技能的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4 2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7

帖子

54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6
发表于 2022-3-14 0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大广东开放大学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2

帖子

522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26
发表于 2022-3-14 1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和英语的统考资料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60

帖子

50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42
发表于 2022-3-14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电大开放大学题库答案怎么找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