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 720|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21
发表于 2020-8-11 0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reshmen
  
   Li Da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德阳  18000)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Deyang  18000,China)
  
  摘要: 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帮助新生成功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人生坐标并为之奋斗,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是整个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reshmen is the focus of work to ordinar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key work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ors and the necessary security that the whole student work can be able to develop smoothly is to help freshmen complete the changing of the role successfully,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college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find life coordinate and fight for it, raise their comprehensive  uality positively.
【关键词】: 新生 辅导员 思想政治
  Key words: freshmen;instructors;ideology and politics
  中图分类号:G 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4311(2011)32-0210-02
  0引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校辅导员老师有必要引导新进校的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吃苦精神和受挫能力,这将对他们的大学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非常强,老师在一堂课上讲解的内容远远超过了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大学中不会再有老师和家长时刻提醒你要抓紧时间学习、认真学习,所有的主动权都在学生手中,这对大学新生的自觉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学习环境来看,大一新生面临着陌生的校园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需要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协调生活习惯。可见,引导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老师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1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1.1 引导大学新生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独立生活当今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都被父母捧在手心里,自我意识比较强:不懂得谦虚、没有学会与他人分享、更不会忍让。接跟笔者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新生宿舍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会引发打架斗殴等群体事件。碰到这类情况时,辅导员老师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多为他人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不要把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集体的力量才会显现出来,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此外,辅导员老师还有必要就引导新生逐步减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尊重身边的同学、老师,学会与他人分享美好的东西,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保障。新生进校时,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以“团结互助”、“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爱我家”等为主的班会或团组织生活等方式,鼓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切身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样既能帮助同学们尽快熟悉班上的同学,减少对父母的挂念和依赖,尽快学会独立生活;又能让他们感觉到尊重他人,相互协作是增强集体力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1.2 以军事训练为契机,培养大学新生的吃苦精神和受挫能力
  军事训练是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堂必修课,部分学生由于在家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吃过一丁点苦,面对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自然是一两天后就想当“逃兵”。因此,辅导员老师应该重点关注此类学生,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学会吃苦,正确对待军训。引导同学们体悟人生真理:现实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也许是荆棘丛生,要想有收获就一定要付出,吃苦在所难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成为困难面前的弱者。有的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成绩优异,倍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身边的同学也非常羡慕他。进入大学后,周围的同学都是经过高考挑选出来的拔尖人才,如果适应能力较差,很快就会掉队,这样一部分同学的心里面难免会感到失落。辅导员老师应引导学生尽快培养受挫能力,告诉他们“要最终评价一个人,不能看他在顺境时如何意气风发,而要看他在逆境中能否乘风破浪”,避免个别同学遭遇挫折后一蹶不振。
  1.3 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是非常迷茫的,从长远的角度看,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因此也就没有近期目标,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学校怎么安排的就怎么做,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整个大学学习阶段都是这种状态的话,雅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综合素质都不会特别突出,到毕业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美国耶鲁大学曾就人生目标对学生成才的影响经做过一项调查,其时间跨度长达20年。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10%的学生回答说有。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们有目标,请写下来好吗?”这时,只有4%的同学回答并写了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员跟踪参加调查的学生们。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写下来的学生雅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没有这样做的学生。他们的财富超过了剩下的9 %的学生的财富总和。而其余9 %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告诉我们: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学生进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辅导员老师应该鼓励他们权衡自身喜好、个人能力、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积极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倡他们最好在第二学期期末就拟定自己的目标。对已经确立目标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分析其可行性、预测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醒他们从现在开始做好知识储备和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督促他们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认真实施,告诫他们“不积跬步,雅以至千里”,只有从现在就开始努力,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1.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4.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有效途径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个别同学会产生厌学情绪,原来高中阶段的三好学生变成了后进生,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退学。因此,辅导员老师有必要在新生进校时就尽快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邀请专业带头人、专业老师向他们讲解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基本学习方法、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将来能够从事的职业,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大致的了解,知晓学习基本进度和方法。之后,辅导员老师可以安排同专业高年级的同学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都是学生,他们曾经也经历过同样的适应期,交流起来距离更近,亲和力更强,其学习经验必将对新生产生很大的帮助。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辅导员老师可以对比分析班上学生的期末成绩和高考成绩,重点关心前后差距较大的同学,帮助他们寻求成绩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逐渐提高学习效果。对于成绩位于班上最后几名的同学,辅导员老师同样要给予关心和帮助,避免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导致今后学习过程中任何事情都不积极,不主动,甚至违规违纪,既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班集体的进步。对这类同学,辅导员老师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如果学生的确已经努力了,成绩仍然不理想,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大学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培养专业技能的平台,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综合素质的舞台,第二课堂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等。不管是成绩优异的同学,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辅导员老师都有必要在新生阶段就让他们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此期间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再美好的人生目标都只会是纸上谈兵,将来别人功成名就的时候你得到的只有遗憾和后悔。
  1.4.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之所以不适应,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大原因:单位课时教学内容容量和难度加大、缺少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学习环境变化大。关于学习环境的变化给大学新生带来的影响及辅导员老师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前面已作出论述,此处不再做过多的阐释。这里重点围绕前面两个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大学阶段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其难度远远超过了中学阶段,老师的讲解速度自然也比中学老师快得多,如果学生课前缺少预习环节,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上课时就会感觉听不懂、跟不上,甚至觉得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对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首要任务,学习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职业发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的同学,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很难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而转向其他职业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老师有责任在学生一进校时就督促他们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逐渐培养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体会学习中的乐趣。具体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自觉拓宽知识面、学会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听讲、主动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存在只想听老师讲、不思考,希望老师解答所有问题的依赖心理。学校图书馆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该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1.5 以学校第二课堂为平台,鼓励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光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新生一进校,辅导员老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喜欢文艺的可以参加歌唱比赛、舞蹈比赛和一些器乐比赛,多积累一些舞台表演经验,将来既能成为学习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会为学校、工作单位的文化建设出力;喜欢体育运动的可以经常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既能锻炼身体,为学习工作提供基本保证,也是与他人交流、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对辩论、朗诵、主持感兴趣的不妨多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和比赛,在实际演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这都会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带来帮助……第二课堂参与能力的培养主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他不能成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全部,辅导员老师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结束语
  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奋斗目标,提高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辅导员老师的义务和职责,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丘贵明.求实;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 .
  [2]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作者简介:李达(1982-),男,四川雅安人,在读教育硕士,助教,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机制长效论
下一篇:试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1 0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1 00: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